警惕全球经济滞胀风险.docx
《警惕全球经济滞胀风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警惕全球经济滞胀风险.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警惕全球经济滞胀风险摘要为摆脱滞胀风险,应该减少供给方面的冲击,顺应全球化的趋势,做好做强实体经济近期全球市场对持续高通胀和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日趋严重。滞胀最为显著的时期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十年,彼时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胀并存的现象,被称作滞胀。关于那轮滞胀成因的讨论,学术界认为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供给因素导致了大部分通胀冲击。当然,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也对彼时的滞胀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回到当前,2022年出现了原油、天然气、粮食等方面的供给冲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持续宽松政策对通胀的累积作用,全球主要经济体劳动生产率近
2、十年以来的停滞,也让我们对潜在的通胀和经济停滞开始产生担忧。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面对逆全球化对产业链的影响、全球宽松政策的后续效应以及疫情对供给侧的影响,全球会不会出现类似于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中国会不会面临通胀和增长停滞的风险?中长期而言,本文试图从不同经济体不同供给函数的角度来探讨可能的滞胀风险。短期而言,美国的通胀风险在未来一个季度并没有显著缓解的迹象,就业市场和经济增长在2023年可能因为货币政策的紧缩预期和经济基本面需求侧的因素具有放缓的风险。滞胀的成因,现实的比较通胀的成因主要来自总需求的加速扩张、供给侧的冲击、超额货币的拉动、通胀预期的自我实现等。来自供给侧的负向总供给冲
3、击是20世纪70年代滞胀形成的重要原因。两次石油危机是彼时美国高通胀的直接导火索。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引起的能源价格飙升使得工业品石油价格压力增加,与之伴随的粮食价格出现上涨,1974年、1979年和1980年美国的通胀率都超过了10%。虽然美国彼时的核心通胀率的统计口径不断修改,货币政策制定者不愿意能源、食品等供给方面的冲击影响宽松的货币政策趋势,但到了中后期,美国核心通胀逐渐攀升,与整体通胀的差距逐步缩小。来自总供给的冲击从成本端推升通胀水平,即便部分时间美国实施了价格管制,但换来的是通胀的报复性上涨。总供给侧的冲击是推升通胀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更深层次的滞胀因素来自需求侧和实体经济
4、生产率。我们的研究发现,总供给冲击并不是形成滞胀的唯一原因,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总需求和实体经济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供给冲击发生之前,美国的趋势通胀率已经先行上升了一段时间。美国在1965年-1970年期间,通胀率已经明显提高,主要原因是持续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名义工资增长率等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实际工资增长在理论上应该与劳动生产率增长一致。劳动力价格不能根据生产率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屡见不鲜。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放慢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且在70年代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的趋势增长率已经低于二战后20年平均增长率1个百分点,显示出实体经济劳
5、动生产率的疲态。回到现实,全球经济面临地缘政治引起的原油、天然气、粮食价格等高企的供给冲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持续宽松政策对通胀的累积拉动作用,全球主要经济体劳动生产率近十年以来的停滞,也让我们对潜在的通胀和经济停滞开始产生担忧。如果我们面对的通胀和经济衰退压力只是周期性的,比如持续1年-2年,那么还不能称之为持续的滞胀压力;如果我们面对的压力是结构性的,通胀和经济增长放缓如果伴随我们更久,甚至如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等,那么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目前可能的全球滞胀苗头。地缘政治的因素具有偶然性,也具有一定的时代必然性,如果能在短时间内结束,那么全球滞胀的风险将大为缓解。逆全球
6、化带来的全球产业链割裂和分工不畅,将人为地提升工业品和消费品的价格中枢,不利于全球通胀的缓解。2008年以来出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果谨慎地消化巨量的货币存量、资产价格泡沫,逐步退出非常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将对全球滞胀风险产生重要的影响。人类对于疫情的控制,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恢复,对于中长期的滞胀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实的全球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20世纪70年代有相似之处,但是我们相信人类的智慧,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一定能战胜阻碍人类进步的暂时的沟壑,供给侧、需求侧和政策面的问题将一一迎刃而解。中长期来看全球不同经济体的滞胀风险历史上看,中国的通胀水平与货币增速之间相关性并不强
7、,且略滞后。相对而言,部分国家也实施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较大数量的货币,却带来了恶性通胀,比如南美等部分经济体。从近十几年来各国实践看,宽松货币政策确实与通胀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一定带来恶性通胀。本部分将阐述近期对于各经济体不同供给函数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不同反应的思考。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带来持续的通胀和经济停滞的压力,取决于这一经济体整体的生产供给能力。我们将经济的生产供给分成两个部门:低生产效率部门和高生产效率部门。按货币数量方程的角度,古典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宽松对生产并没有显著影响,所以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主要体现为价格的上升,即为通胀。其实货币政策宽松对生产有影响,且各行业影响不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警惕 全球经济 滞胀 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