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时代下撬动合伙问题的支点与个人合伙纠纷相关问题探讨.docx
《《民法典》时代下撬动合伙问题的支点与个人合伙纠纷相关问题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典》时代下撬动合伙问题的支点与个人合伙纠纷相关问题探讨.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民法典在典型合同中增设了“合伙合同”一章,替代了民法通则关于个人合伙的规范;此外,合伙企业法亦可用于对合伙企业的调整。这些规范的重心和具体内容存在诸多区别,机械的组合只会造成具体案件中规范适用的发杂性,难以解决实践中涉及合伙的诸多问题。为确定具体合伙规范的适用和续造的基本方向,须厘清民法典合伙合同章规范的体系基点,并以此为中心对相关规范予以体系化整合。一、合伙合同规范的预设对象(一)预设对象和规范影响民法典编纂前,己作为特别法存在的合伙企业法的预设对象是合伙企业。在此前提下,如民法典合伙合同规范仍以合伙企业作为预设对象,既会造成大量重,又无实践价值。故需调整预设对象,而二者在预设对象上的最大区
2、分就是合伙是否形成组织,该区别会在规范内容与规范适用方面产生如下差异。首先,会影响合伙财产的归属。若形成组织,则合伙财产应归属于组织,合伙企业法第20条和民法典第104条都承认了组织的财产;反之,则只能将财产归属于全体合伙人。其次,会影响合伙债务的承担。对于形成组织的合伙,债务人是合伙组织且合伙财产为合伙组织所有,故应先以合伙组织的财产清偿债务,否则合伙人有权据此抗辩;而对未形成组织的合伙则并非如此。而民法典第973条规定合伙人直接承担连带责任更是体现出其以未形成组织的合伙作为预设对象。同时,合伙企业法规定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则体现了其预设对象是形成组织的合伙。当然,这也会对诸如合伙
3、出资的形式、评估、期限等其他问题产生影响。再次,民法典合伙合同章未规定与组织相关的规则。如民法典合伙合同章未规定设立合伙企业的条件,登记、组织成立日期、营业执照等事项。其关于合伙合同终止后的清算规范亦更简略,因在未形成组织的合伙中不存在解散,只存在合同的终止。且清算亦为内部清算,更尊重合伙人的意思自治。同时,以任意性规范取代了合伙企业法“先偿债后分配”的原则。最后,民法典合伙合同章强调合伙人之间更强的信任关系。在未形成组织的合伙中,无法以组织的信用吸收人的信用,则更为着重合伙人之间的特别信任关系。故民法典的默认规则是新合伙人加入或者合伙人退出合伙关系,均会导致原合伙合同的终止,并产生新的合伙合
4、同,且新旧合同间不具有同一性,但也在特定情形下允许不丧失合伙合同同一性的入伙和退伙。同时,由于未形成组织的合伙中并无组织的稳定存在,故民法典对于合伙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终止的,后果是合伙人当然退伙。对未定期限的合伙,合伙人可随时解除合伙合同。(二)体系效益在合伙的类型光谱中,一个极点是组织性最弱的合同,即民法典合伙合同的预设对象;另一个极点是组织性最强的合伙,即合伙企业法的预设对象。两者越以最纯粹的两个极点作为预设对象,所能够包含的合伙类型光谱的范围越广,调整的区域越宽。目前的方式能使规范的适用更灵活和更符合当事人的利益安排,实现规范的最大体系效益。不能将民法典合伙合同的规范简单地认为
5、是一般性规范,而将合伙企业法中关于合伙协议的规范认为是特别规范。若具体类型合伙的组织性越强,越有理由类推适用或者适用合伙企业法的规范和民法典中非法人组织的规范;组织性越弱,越有理由适用民法典中合伙合同的规范。(三)非组织中的对外事务执行与合伙组织通过“代表”解决对外行为的归属不同,未形成组织的合伙通过“代理”解决对外行为的归属问题,使执行事务合伙人对外行为的效果归属于全体合伙人。对外代理权限的范围根据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合伙人依法作出的决定确定,可与对内的执行权限不同,但可推定具有内部事务执行权者也具有对外代理权限,且权限范围相同。相应地,对第三人的保护也适用表见代理的制度。据此可进一步认定未形
6、成组织的合伙欠缺组织化的监督控制机制而不具有侵权行为能力,应由执行事务合伙人对被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而在其他合伙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执行事务合伙人实施侵权行为但未作反对表示时,可认为其构成主观上的意思联络,则对第三人而言,应由全体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二、合伙合同中财产的归属与确定(一)合伙财产的归属对合伙财产归属的争论主要涉及物权性,这必然涉及合伙的外部关系。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的区别主要是“份额”在分割前是否存在,而所谓的“合伙财产份额”实质上是合伙人地位或“合伙份额”。若认为合伙财产属于合伙人按份共有,则合伙人对合伙财产整体和单个合伙财产都享有份额,且可以处分该份额;即使合伙人之间约定不得转让份
7、额,但该约定也不具有物权效力,对作为处分相对人的第三人而言没有意义。但若认为合伙财产属于合伙人共同共有,则合伙人对合伙财产整体和单个合伙财产在合伙合同终止前都不享有份额,此时第三人自然无法取得份额。据此,合伙财产应当属于合伙人共同共有,这种共同共有不以所有权为限,还包括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共同共有及其他财产的准共同共有。当然,这并不妨碍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将合伙财产转变为按份共有。()合伙财产的确定共同共有的物权性对外涉及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并将首先通过法定公示方式得以实现,进而通过其他一般性的相关规则,例如善意取得、表见代理等,进一步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对于不存在法定公示方式的单个合伙财产,仍会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法典 时代 撬动 合伙 问题 支点 个人 纠纷 相关 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