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机器人(仿真程序).docx
《虚拟机器人(仿真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机器人(仿真程序).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虚拟机器人(仿真程序)无人驾驶技能赛竞赛规则一、任务在虚拟的城市环境中,设计一个机器人并模拟实现各类无人驾驶交通行为。任务要求机器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从起点出发,全程无人工干预自主运行完成各类安全行车和技能挑战动作并抵达终点。在竞赛中,参赛选手除了需要掌握机器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还需考虑在约定的无人驾驶交通规则下,面对一个具有较高前瞻性和复杂度的综合性任务,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设计合理高效的问题解决方案。二、竞赛场景在竞赛场景中的城市道路由行车道、交叉路口、道路围栏、模拟人、车、道路标线、路障等各类交通要素构成。竞赛场景虚拟城市环境中的物体有各自的物理属性,参赛选手在设计机器人时需考虑应对。竞
2、赛场景局部示意图三、任务规则(-)竞赛路线机器人从指定起点出发,可自行规划行进线路。任务终点有明显可见标记,竞赛时提供任务终点的GPS坐标。(二)竞赛任务变化因素任务场景中的以下元素可能会产生变化:L起始点、终点的位置和朝向。2 .虚拟城市环境的重力加速度值(L6至9.8之间)。3 .道路上车辆的数量、位置及行进行速度。4 .人行横道上行人出现的数量、位置及行进速度。5 .飞车路段的数量和位置。6 .窄路曲行路段的数量和位置。7 .路障的位置、数量、形状。8 .各交叉路口可能会出现数量不等的道路隔离栏杆。(三)竞赛任务中止任务完成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将导致当次任务的终止:L超过任务限时。9 .
3、机器人脱离道路。10 机器人未礼让行人。11 任务过程中机器人尺寸超出限制。12 选手自主结束任务。任务中止后,选手可选择是否提交当次任务的成绩。(四)任务相关时间1 .竞赛时长:指竞赛的整个过程的时长,选手需在此时长内完成搭建机器人、编写程序及完成任务等所有操作。本次比赛各组别竞赛时长为120分钟。2 .任务限时:指机器人从起点出发到达终点可用的最长时间,各组别的任务限时分别如下:小学组:160秒;初中组:140秒;高中组:120秒。3 .任务耗时:指机器人从起点出发到达终点实际所用的时间。(五)机器人规格要求选手设计的机器人应符合以下规格:1 .机器人的直径任何时候不能超过10米,具体尺寸
4、以系统的计算结果为准。2.机器人使用的部件总数量最多不超过IOO个。(六)任务得分任务得分的计算公式如下:任务得分工基础分+附加分+时间奖励分各分值说明:基础分:机器人在任务限时内到达终点可获得基础分100分。附加分:在任务过程中有多种可获得附加分的附加任务,包括:礼让行人、安全会车、窄路曲行、飞车。各附加分的分值如下:礼让行人:20分/处;安全会车:5分/处;窄路曲行:15分/处;飞车:10分/处;注:机器人在任务限时内未成功到达终点,获得的附加分依然有效。时间奖励分:机器人在任务限时内到达终点时可获得时间奖励分,其计算公式如下:时间奖励分二(任务限时-任务耗时)(单位秒)Xl分(七)附加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虚拟 机器人 仿真 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