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docx
《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门,省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为贯彻落实国家开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六部委批复的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探索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提高认识,全面把握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我省生态环境优良、生态区位重要,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提升我省在全国区域开展
2、格局中的地位,形成开展新优势;有利于提升开展质量,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有利于稳固长江中下游生态平安屏障,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开展的新路。二准确把握实施重点。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根本方针,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开展的根本途径,坚持用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构建“六大体系”,推进“十大工程”建设,努力使我省成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全国大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典范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区。三努力实
3、现各工程标。有步骤、分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努力实现一年开好局、三年见成效、六年大进展。一年开好局:到“十二五”末,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位,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和组织协调机构建立健全,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先行工程全面启动,全省上下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与合力。三年见成效:实施方案提出的2017年各工程标顺利实现,局部领域和区域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全面实施,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根本形成。六年大进展:到2020年,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开发格局全面形成,产业结
4、构明显优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在假设干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建设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二、突出重点,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体系”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开展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源头严控、过程严管、责任追究,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开发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保护和建设好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一构建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开发体系1.尽快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结合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大省级财政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奖励补助力度,增强地方公共效劳供应能力。研究制定针对不
5、同功能区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的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产业,对不同区域的投资工程实行不同的资源消耗、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等管理措施。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引导产业、人口等要素向重点开发区集中。切实抓好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尽快启动省级试点,出台省级层面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将我省武夷山脉、罗霄山脉、幕阜山脉、怀玉山脉、零山山脉核心区域县(市)和重要江河源头县(市)、鄱阳湖湿地调整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2 .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措施。加快推进国家生态红线划定试点工作,将禁止开发区和重要江河源头、主要山脉、重点湖泊等生
6、态功能极重要地区划入红线范围。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将耕地林地保有量、根本农田保护面积列入市县科学开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分区管理制度。强化城乡规划约束力,划定城市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严格“绿线、蓝线、紫线、黄线”四线管制,坚决制止城镇建设用地盲目无序扩张。3 .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建立以鄱阳湖为核心,以“五河”为纽带,干支流、上下游市县政府共同参与的河湖管理制度,加强跨界流域水质及水量断面监测,建立跨行政区的水环境保护奖惩机制。在环境敏感区、生态脆弱区、水环境容量缺乏的区域,制订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水污染排放标准,市县生活、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脱氮除磷设施。严
7、格划定规模化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适养区,在鄱阳湖最高水位线外一公里内严格控制化肥施用量大的农业活动。修订完善涉河、涉湖规划制度,制定和完善技术标准。建立流域规划治导线管理制度,落实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合理划分岸线保护区、保存区、限制开发区和开发利用区,严格分区管理。创新河湖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政府一把手负责的“河长制”,对河湖的生命健康负总责。“十三五”末全面完成河湖水域岸线登记、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工作。推进出台江西省湖泊保护条例,建立以河湖水环境、岸线管理、河道采砂等为重点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破坏河湖水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4 .推动市县空间规划改革创新。鼓励和支
8、持县市)探索国民经济社会开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规划的“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探索整合相关规划的空间管制分区,科学划定并落实用地、产业、生态等管控边界红线,形成合理的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布局。探索建立市县空间规划协调工作机制,形成“多规合一”常态化管理。搭建统一的“多规合一”空间信息管理效劳平台,整合工程审批流程。支持鹰潭市、樟树市开展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支持于都县国家级和鹰潭市、萍乡市、乐平市、丰城市、吉安县、湖口县、婺源县省级“多规合一”试点工作,赋予相关先行先试权力。二构建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体系1 .促进产业集聚开展。大力开展产业集群,重点培育6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生态 文明 先行 示范区 建设 实施 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