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错误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docx
《标本采集错误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本采集错误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标本采集错误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举例11 .患者一般情况:患者,女性,78岁。患者主因双下肢水肿持续加重5天,伴腹腔感染1周余,由门诊轮椅推行收住肾脏病科。入科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主诉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病史。护理查体:双下肢隼度水肿,腹部膨隆,肾区叩诊无疼痛,左上臂有IOcmXIoCnl皮下瘀斑,无破溃。医嘱:一级护理,低盐低蛋白肾脏病饮食。2 .事件发生经过:入院第二日6:30夜班护士遵医嘱给予患者静脉抽取血标本送检。9:10检验科打电话反映该患者所抽血标本内有血凝块,无法检测,给予退回,护士立即报告主治医生、护土长,检查退回标本的情况,对退回标本进行登记,注明退回原因,错误标本弃去
2、。据夜班护士回忆:由于该患者血管条件较差,夜班护士给予患者同侧肢体连续穿刺三次后才采集好所需标本,在反复抽血过程中导致血标本凝血。3 .本案例原因分析(1)患者自身因素:高龄、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回血速度缓慢,静脉压力不足等常导致采血时间过长,血流较慢,造成血液在采血针内凝集,出现标本凝血,或导致标本血量不足。反复穿刺使凝血因子激活,也易造成标本凝血。(2)由于护理人员流动性大,多为低年资护士,临床经验不足,穿刺技术不熟练,不能熟练掌握血标本的采集方法和技巧,采集标本时连续穿刺失败导致血标本凝集。举例21.患者一般情况:患者,女性,68岁,主因肝硬化15年为行复查收入肝病科。入科诊断:肝硬化
3、。患者入院时神志清,精神一般,自理能力评分为95分。医嘱:一级护理,冷流食。2 .事件发生经过:6:30夜班护士遵医嘱给予患者王某静脉抽取血标本送检。下午14:00主治医生查询血标本结果,发现其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不符,患者主诉无糖尿病,血型为“A”型,而结果显示该患者空腹血糖偏高,且血型为“0”型,询问夜班抽血护士。夜班护士回忆今日并未给予王某抽血,而是给邻床患者谭某抽取了血标本,由于疏忽大意,将谭某所采血标本误认为王某的血标本进行送检。因此上述血标本结果为患者谭某,经与邻床患者谭某的主治医生沟通,检查谭某病例与检查结果相符.3 .本案例原因分析(1)护理人员未认真落实查对制度,查对不严格,以
4、至于发生张冠李戴;或采集标本类型发生错误;或采集的标本量不准。(2)护理人员未能严格执行静脉抽血操作流程,未按规定扫描检验申请单及试管条形码,导致试管信息与患者信息不一致。(3)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能充分认识到标本采集错误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和对患者诊断、治疗带来的危害以及容易引发的医患纠纷。应急处理流程发现标本采集错误f若标本未送达检验科,及时找回标本并弃去若标本已经送至检验科,应立即电话通知检验科暂停检验,并将错误的标本收回毁弃f及时向主治医生、护士长报告标本采集错误的经过f确定是否补做错误标本检验项目f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一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一科室讨论事情发
5、生经过,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原因分析合格的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前提,如果采集的标本不合格,之后的检验质量就无从谈起。不准确的检验结果可能会对医生的诊治造成误导,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加强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1)肥胖、血容量不足、红细胞增多症等患者因抽血不畅,出现溶血现象。还有的患者已被告知采血,可由于某种原因已经进食但是怕贻误治疗,谎称未饮食,导致结果失真,护士操作前也没再次核实。(2)护士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个别护士工作不认真,导致核对患者的信息错误。(3)护士在患者需要空腹采血时,未提前通知患者,或对患者在采集血标本前的注意事项交待过于笼统,造成告知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本 采集 错误 护理 不良 事件 案例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