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病.docx
《染色体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染色体病.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染色体病Chromosomedisease人类遗传物质的突变与疾病1 .突变:DNA在剂量或序列上的改变。2 .人类遗传物质突变是一个从分子水平到细胞水平的连续过程。从分子水平的单个核甘酸改变到数个、数十个、数百个、数千、数万个核甘酸改变,从一个基因改变到数个、数十个、数百个基因的改变,到染色体上一个次亚带、亚带、带、一个区到一条染色体、一组染色体的改变均有记载。尽管这种改变的大小和数量各不相同,但其本质都是DNA剂量或序列的改变。3 .遗传病:遗传物质突变所致的疾病,包括单基因病、染色体病。4 .基因病:包括单个核甘酸改变到一个基因改变(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及有关仪器检测一分辨率为IbP)5 .
2、染色体病(ChrOmoSomaldiSease):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主要分为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包括染色体上一个次亚带、亚带、带、一个区到一条染色体、一组染色体的改变(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一分辨率为3000kb)6 .染色体病的发生率:流产胚胎占50%、死产婴占10%、新生儿死亡者占10%、新生活婴占0.7%、一般人群占0.5%7 .探针的开展(D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大量克隆被定位并测序能被作为探针使用(arrayCGHSNPCGH)(2)PCR技术的进步,可扩增大片段DNA区域(3)可溶性荧光染料的组合标记和比例标记(m-FISH,SKY光谱核型分析)8 .分
3、析仪器的开展除靶和探针改良以外,用于FISH图像分析的硬件和软件也有重大改良,CCD照像机和显微镜荧光滤片,使分析敏感性和分辨率更特异,清晰,高级软件使图像的收集、处理更便利。9 .染色体检查的临床指征除了疑似染色体病综合征的病人应常规进行染色体检查外,其它需行染色体分析的临床指征如下:(1)不明原因的生长、发育缓慢,异常面容,多发畸形,身材矮小,两性畸形和智力发育缓慢的病人。(2)不明原因死产和新生儿死亡。10%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导致。(3)具有原发性闭经或不明原因的继发性闭经的女性。(4)原发性不育或习惯性流产的夫妇。约3%6%的原发性不育或习惯性流产的夫妇,其中一方存在染色体异常。(5)一
4、级亲属中携带的或者可疑的染色体异常。(6)肿瘤。几乎所有的肿瘤都与一条或多条染色体异常相关,肿瘤组织的染色体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7)高龄妊娠。孕妇年龄大于3035岁时,其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应对高龄孕妇的胎儿常规进行染色体分析。10 .染色体畸变的定义和分类定义:数量或结构上的改变分类:数目畸变,结构畸变IL染色体数目畸变定义:染色体数目多于或少于46条种类:整倍体、非整倍体、嵌合体12.整倍体定义: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呈倍数增加或减少的个体。如三倍体指69条染色体。整倍体发生的机制:A.双雄受精B.双雌受精(第二极体未被排出)13 .非整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
5、少一条或数条的个体14 .非整倍体的类型,a.单体型:2nl;X,21,22号丧失常见。b.三体型:2n+l;常染色体13、18、21体常见,性染色体三体型有XXX、XXYsXYYoC.多体型:仅见于性染色体;如48,XXXX49,XXXYYo15 .数目异常发生的机制(1)染色体不别离(2)分裂后期迟滞16 .嵌合体: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核型的细胞系所组成的个体例:46,XX/47,XX,+21;45,X/46,XX/47,XXX17 .嵌合体产生机理,(1)受精卵卵裂染色体不别离(2)受精卵卵裂染色体丧失18 .染色体结构畸变(1)不平衡重排(unbalancedrearrangements)
6、:缺失、重复、标记染色体和环状染色体、等臂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等(2)平衡重排(balancedrearrangements):0易位、插入19 .缺失(del):染色体臂的丧失,分为末端缺失和中间缺失。20 .重复(chip):同一染色体某一区段含两份或两份以上(发生在两条同源染色体或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21 .环状染色体(r):染色体长短臂发生断裂后,有着丝粒的断端相接成环22 .等臂染色体:一条染色体的两臂的形态和遗传相同,并借或两个着丝粒相连23 .双着丝粒染色体(die):具两个着丝粒的染色体24 .插入(ins):一条染色体的某一中间片段插入到另一条染色体中,可正位插入或倒位插入
7、。25 .倒位(inv):某一染色体中间片段发生两个断裂,断片倒转180后重接。如果着丝粒位于断裂片段内,那么为臂间倒位,断裂片段没有包含着丝粒那么为臂内倒位。26 .易位(t):分为平衡易位,非平衡易位。包括:A.单方易位(转位):某号染色体的断片接到另一号染色体上。B.相互易位(平衡易位):两条染色体断裂后相互交换无着丝粒断片后重接C罗伯逊易位(罗氏易位、着丝粒融合):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区断裂后,两长臂彼此连接成一条染色体27 .染色体畸变的发生原因(1) .电离辐射(2) .化学因素(3) .生物因素(4) .遗传因素(5) .母亲年龄28 .CNV(Copy-NumberV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染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