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力计算》课程标准.docx
《《工程水力计算》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水力计算》课程标准.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工程水力计算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工程水力计算2 .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3 .课程编码:4 .学时:515 .适用专业:水利工程(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理论(含实践)课,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静水压力、静水压强的计算方法;水流运动的基本原理;以及水利工程中管道、人工渠道、天然河道、堰、闸、泄水建筑物下游消能等的水力计算方法,会用工程水力计算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还要初步培养水利工程作业现场基本的管理与控制能力。本课程以“建筑力学”和“土力学”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工建筑物”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与验
2、收”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本课程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I.课程设置的依据本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有关指导精神和意见,结合高职高专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要求,在与校外企业专家共同制定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设置的。6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
3、识,并发展职业能力。经过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工作任务:课程描述、液体认知、静水压强与静水压力计算、运动水流基本原理、水头损失计算、有压管流水力计算、渠道水力计算、堰闸水力计算、建筑物下游消能水力计算、水力计算案例、理正工程水力计算软件使用说明等十一个学习任务。这些任务目将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例如:水利工程监理员证书考试内容包含了“水压力计算”、“消力池设计”以及“管道、渠道、堰、闸”等知识。所以,本
4、课程所确定的某些学习项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以满足不同的要求。例如:”建筑物下游消能水力计算”这个学习项目,不仅要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即:通过学习,会对不同的建筑物进行消能计算,指导施工,同时,还要满足学生不同专业的要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注重渠道、堰、闸的消能,水利工程专业注重渠道的消能,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注重桥、涵的消能,而城市水利、建筑设备专业则注重管道的消能。建筑物不同,消能设计方案也不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实际的建筑物,选择合适的消能方案去指导施工是非常重要的。总之,通过以上课程内容的训练学习和证书考试,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不同类型的知识综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
5、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以便有效地完成水利水电建筑施工岗位上相应的工作任务。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这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要有力地推动这一转变,需要以项目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在项目课程设计中,项目载体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本课程确定的是以“水利工程建筑物”水力计算任务作为载体的项目设计思路,实际项目设计的典型性既要有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普遍应用的含义,又有能最为有效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达到本课程目标的含义,同时还要兼顾学生获取“双证书”的要求,当然,也要考虑学生毕业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课程设计的学习项目必须能够满足多方面的要求,
6、而且每个学习项目都是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7 .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本课程立足于实际工作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实际水利工程水力计算任务为切入点,以水利建筑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构建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课程内容和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
7、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旨在为水利工程专业提供一部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的课程,培养学生熟练进行一般水利工程水力计算,具有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等能力。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实行以工作任务过程为导向,即将知识和技能隐含在工作任务中,将课堂教学活动的逻辑主线定位在实践活动上,理论知识的组合按照实践训练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不同的任务按照不同特点,组合对应的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让学生融入工作情景,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整门课程内容编排上,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课程内容,实现能力的递进。能力的递进不是根据流程的先后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水力计算 工程 水力 计算 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