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桂枝.docx
《《中国药典》桂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药典》桂枝.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药典:桂枝【拼音名】GuiZhI【英文名】RAMULUSCinnamomi【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Cnb粗端直径0.3ICn1。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芽痕,皮孔点状。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mm,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鉴别】(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嫩枝可见单细胞非腺毛。木栓细胞35列,最内1列细胞外壁增厚。皮层有油细胞及石细胞散在。中柱鞘
2、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并伴有纤维束。韧皮部有分泌细胞及纤维散在。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12列细胞,含棕色物;导管单个散列或2至数个相聚;木纤维壁较薄,与木薄壁细胞不易区别。髓部细胞壁略厚,木化。射线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IOm1,密塞,浸泡2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Iml含Iii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15Hl,对照品溶液2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酸(6090C)一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脱乙醇试液。供试品色
3、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炮制】除去杂质,稍泡,洗净,润透,切薄片,晾干。本品为类圆形、椭圆形的片或不规则形的段。皮部红棕色,表面有时可见点状皮孔或纵棱线,木部黄白色或浅黄棕色,髓部类圆形或略呈方形。【性味】辛、甘,温。【归经】归心、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院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用法用量】39g。【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备注】(1)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不论有汗、无汗都可应用。如风寒表症,身不出汗,配麻黄同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如风寒表症,慎身有汗出
4、,配芍药等,有协调营卫的作用。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同;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同用。桂枝性温,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饮的病症,常与茯苓、白JIt等配伍应用: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以通阳化气,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常配合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1)桂枝与麻黄虽都能发汗,但麻黄辛苦开泄,能开膜理而透毛窍,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肿;桂枝辛甘温熙,主要功能是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故治风寒表症,风寒无汗,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它发汗的作
5、用;而治风寒表症、自汗恶风则不用麻黄,多配芍药同用,以协调营卫、发表散寒。桂枝性温助热,如应用不当则有伤阴、动血之虞,故在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宜应用。【摘录】中国药典页首*辞典:桂枝【出处】唐本草【拼音名】GulZhI【别名】柳桂(本草别说)O【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87月间剪取嫩枝,截成长约15或30100厘米的小段,晒干。【生境分布】主产广东、广西等地。【性状】干燥的嫩枝,呈圆柱形,长15100厘米,直径0.81厘米,外表棕红色或紫褐色。表面有枝痕、叶痕、芽痕,并有纵棱线、纵纹及横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有棕红色边,中心色较深。粗枝断面呈黄白色。气清香,味甜微辛。
6、以幼嫩、棕红色、气香者为佳。【药理作用】抗菌作用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亳克/亳升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T株和孤儿病毒(ECHOll)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剂作用较好。利尿作用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克/公斤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单用桂枝静注(0.029克/公斤)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药单用
7、显著,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炮制】桂枝:用水稍浸泡,捞起,闷润至透,切片,晾干,筛去屑。桂枝木:取去皮桂枝,稍浸泡,润透,切片,晾干。桂枝尖:取桂枝的细枝梢,稍浸,闷润至透,切片,晾干。炒桂枝:取桂枝片入锅内,以文火炒至深黄色略有焦斑为度。【性味】辛甘,温。医学启源:气热,味辛甘。“木经逢原:辛,甘,微温,无毒。”【归经】入膀胱、心、肺经。汤液本草:入足太阳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药品化义:入肝、肾、膀胱三经。”本草求真:入肌表,兼入心、肝。【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被。成无己:泄奔豚,和肌表,散下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药典 中国 药典 桂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