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三下科学全册教案.docx
《青岛版六三制三下科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六三制三下科学全册教案.docx(8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 .影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影子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太阳与影子单元的第一课时。教科书创设了“在阳光下或灯光下,我们一般会看到自己的影子。”的情境,提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和影子有关,“阳光或灯光下”,将影子的形成和光联系在一起,为后面探窕影子形成的条件作铺垫。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指出了本课探究活动所需的典型材料:手电筒、橡皮、细绳、白纸等,引导学生思考影子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活动由三部分组成,“找一找哪里有影子”:阳光下树影、灯光下人影以及一位学生为另一位学生画影子,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影子,唤醒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思考
2、影子形成的条件。“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教科书呈现了3位学生探究物体影子形成条件的实验场景图,结合“思维导航”,指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地探究,理解影子形成的条件。“怎样使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教科书呈现了改变手电筒的高度和方向、改变手的位置和形状,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两幅图,引导学生通过简单实验,探究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教科书以问题“观察生活中影子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为导向,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影子的秘密,加深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与认识。影子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教材从学生生活入手找影子;通过实验,结合思维导航,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学生分析】影
3、子是常见的生活现象,三年级学生对它比较熟悉,探究兴趣浓厚,但对影子形成的原因尚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所以本活动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自然现象中发现现象,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影子的形成条件,从而获得科学结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2 .通过实验探究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影子产生的条件表现出探究兴趣,2 .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器材准备】学生准备
4、:手电筒、橡皮、细绳、白纸、铅笔。教师准备:课件、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 .PPT3出示“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是你好朋友,常伴你左右。(影子)2 .谈一谈对“影子”的认识。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找一找哪里有影子。1. 你观察过哪些事物的影子?学生自由发言。2. PPT4出示展示教科书中的图片,图中的景象是哪些事物的影子,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影子。3. PPT7出示你能画出哪些事物的影子?动手画一画,组内分享交流。4. PPT8出示得出结论:影子无处不在。活动二: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1 .制造影子(1) PPT9出示提出问题:影子无处不在,你能不能利用以上材料制造出影子吗?(2)
5、思考,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完成实验。(3)交流实验现象学。2 .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1) PPT10出示思维导航:关闭手电筒,白纸上还会有影子吗?拿走橡皮,白纸上还会有影子吗?(2)学生动手实验:依次移开橡皮、手电筒,观察现象。(3)组内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思考影子形成的条件。(4) PPT13出示小结:当光照射不透明的物体时,会产生影子。活动三:怎样使物体的影子发生改变?1 .PPT14出示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使物体的影子发生改变。学生交流并实验。2 .你还有其他方法使铅笔的影子发生变化吗?学生交流并实验。发生变化。4.PPT16出示利用手电筒,玩手影游戏,教师进行演示,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做出手影。
6、学生两人一组模仿手影操作,交流发现与体会。三、拓展活动1 .PPT19出示提出活动指向:观察生活中影子对我们有什么影响。2 .观察生活中的影子,从正反两方面思考影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板书设计】高度、角度形状、位置光不透明物体【教学反思】2.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太阳和影子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内容以“旗杆的影子”为切入点,通过观察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分析,认识到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并了解其意义和有关作用,发展提高学生观察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和科学精
7、神。教材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在前一节课影子的学习基础上以“早晨,旗杆的影子在西边;傍晚,旗杆的影子在东边”为创设情境,提出“为什么呢?”指向导入本次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好奇心,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教科书还呈现了材料包中的材料:手表、长卷尺、手电筒、橡皮泥等,目的是提示学生课前做好材料的准备,为课堂探究打好基础。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让学生实地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进行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测量实际观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整理,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的变化规律。第二个活动,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版六三制三下 科学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