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子宫内膜癌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要点.docx
《最新子宫内膜癌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子宫内膜癌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要点.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最新子宫内膜癌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要点摘要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居中国妇科恶性肿瘤第2位,随着分子病理学的发展,子宫内膜癌的诊疗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模式是当代肿瘤临床诊疗工作的大势所趋。本共识旨在从MDT协作的角度对子宫内膜癌临床诊疗中疑难、棘手的问题进行循证分析,形成共识和推荐意见。本共识专家组成员经讨论后设定了6个主题:(1)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和分子病理;(2)初治子宫内膜癌的危险程度分层;(3)晚期、复发的难治性子宫内膜癌的治疗;(4)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综合管理;(5)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6)Lynch综合征的诊治。以临床实践问题为切
2、入点,针对6个不同主题设立的各工作小组对文献进行预选和整理;专家组成员经过两次专题讨论会,整合不同学科的意见,结合国内外研究证据,并最终投票产生共识。本共识以高水平研究证据为基础,结合临床MDT协作相关的实际问题,对以上6个主题内容进行临床实践的建议和推荐,以期服务于临床,进一步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居中国妇科恶性肿瘤第2位,2020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I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的GLoBoCAN数据库发布,中国子宫肿瘤新发病例81964例,死亡病例16607例,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7.6/100000
3、,死亡率为1.4/100000c1o既往认为,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特性相对一致,大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中位发病年龄为63岁,确诊时多数是早期(80%为I期),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5%。以往对子宫内膜癌只是笼统地采取二分类方法,分为预后相对较好的I型和预后较差的Il型子宫内膜癌,治疗方式较为固定和模式化23o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的不断积累,子宫内膜癌的诊疗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例如,越来越多的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分子分型逐渐揭示了子宫内膜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可能为临床治疗策略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早期(I、Il期)高危型患者补充放疗或化疗的选择;免疫抑
4、制剂、抗体偶联药物以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对晚期(Ill、IV期)、复发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等。对疾病的认识越深入,诊疗和管理就越复杂。如今,子宫内膜癌已不再是简单的手术病理分期,除了常规的病理科、超声科、影像科、外科相关科室以外,分子病理科、肿瘤内科、放疗科、介入科、生殖医学科、遗传学科等学科也加入到妇科肿瘤医师抗击子宫内膜癌的团队中,为子宫内膜癌的综合治疗而联手奋进。因而,多学科团队(mu11i-discipIinaryteam,MDT)协作已成为子宫内膜癌临床诊疗中的一种重要模式。本共识旨在从MDT的角度对子宫内膜癌临床诊疗中疑难、棘手的问题进行循证分析,形成共识和推荐意见。专家组成员经过
5、两次专题讨论会,以临床实践问题为切入点,整合不同学科的意见,结合国内外研究证据,并最终投票产生共识。希望本共识能切实服务于临床实践,为进一步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助力。本共识的制定流程及方法:由妇科肿瘤、病理、放疗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共36名成员,被分配到6个不同主题的工作小组中。6个主题包括:(1)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和分子病理;(2)初治子宫内膜癌的危险程度分层;(3)晚期、复发的难治性子宫内膜癌的治疗;(4)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综合管理;(5)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6)LynCh综合征的诊治。首次会议由所有专家组成员参加,确定每个主题对应的临床相关问题。随后,每个
6、工作小组负责检索并整理主题相关文献,文献将统一根据问题相关的人群、干预方案、研究设计在中文(知网、维普网)及英文(Medline,CochraneIibrary,EMBAS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发表时间限定在近10年内;在形成对每个问题的初步建议后,对证据的级别(表1)进行判定。之后,每个工作小组的建议提交给整个专家组进行讨论,根据需要各工作小组进行修改。最后,再次召开所有专家组成员参与的共识讨论会,通过投票来确定专家组对每项建议的推荐及共识程度,并根据欧洲妇科肿瘤学会(EuropeanSocietyofGynaecologicalOncoIogy,ESGO)/欧洲放射肿瘤学会(EUroPea
7、nSocietyforRadiOtherapyandOncoIogy,ESTRO)/欧洲病理学会(EUroPeanSOCietyfOrPathOlOgy,ESP)共识的改编版本来定义推荐强度(表2)。表i证据级别及其描述证据级别描述i级 u级 In汲ID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或)荟萃分析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或小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病例报告或广泛的临床经验表2推荐强度及其描述雁一期KitA:一利证临B收推柞:心成中等级91证据支格小限的临比贝fitCil择性推存:无充分ii据证明临床获春或不获益Jt法超过凤龄(不良小件、花费等)D收不橙特:中等级别让据证明不Ia餐柒结局E绝ii也不一躺一、子宫内膜癌的
8、分子分型和分子病理1.分子分型:2020年第5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c3中,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包括子宫内膜样癌、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未分化癌、去分化癌、癌肉瘤、混合性癌、胃型(胃肠型)黏液性癌、中肾样癌、鳞癌等。组织学病理分型及病理分级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预后因素,但是仍不能充分反映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异质性。另外,部分高级别(G3)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病理分型困难、可重复性低。分子分型可以作为组织学指标的有效补充,实现更加精确的子宫内膜癌预后风险分层,并指导临床治疗。2013年癌症基因组图谱(thecancergenomeatIas,TCGA)项目通过对373例子宫内膜癌包括低级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子宫 内膜 学科 团队 协作 诊疗 临床 实践 中国 专家 共识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