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教案.docx
《庄子二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二则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庄子二则第1课时教读引领课【学习内容】教材:北冥有鱼【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 .感受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理解大鹏形象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说“鹏”溯源1 .分享交流与“鹏”有关的成语、诗词名句等。参考示例:成语:鲸鹏展翅、鹏程万里、鹏霄万里、鹏游蝶梦、万里鹏翼、凤翥鹏翔。诗词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李矫海);“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鳏鹏”(杜甫泊岳阳城下)。2 .大鹏溯源:“鹏”的形象,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根据民间传说创造出来的。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
2、远,几千年来一直为我国人民所喜爱。二、诵读,理解内容1 .检查预习。(1)指名朗读课文。(2)检查重点词语的解释。2 .自由朗读全文,梳理文章思路,并熟读成诵。参考示例:第一层(1-3句),写北冥之鱼一一鲸变为鹏的过程。第三层(8-11句),写作者想象大鹏鸟俯瞰大地,抒发自己的感慨。三、细读,品味形象1 .细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并思考、批注:你从中读出了鲸鹏怎样的形象?参考示例:我从“不知其几千里也”读出了鲸鹏的硕大无比。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化而为鹏后,更是越来越大,仅鹏的背就不知其几千里,翅膀展开,遮天蔽日,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夸张与比喻,令人叹为观止。我从“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读出了鲸鹏超凡的力量。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鹏的力大无比、气势磅礴。我从“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读出了鲸鹏的志向远大。虽然距离遥远,但它依旧一往无前。我从“去以六月息者也”读出了鲸鹏并非无所不能,它也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从积极的一面来说,这是善借长风,借力高飞;从消极的一面来说,鲸鹏也是不自由的。2 .指导朗读,读出大鹏的气势。注意:夸张的地方读得重一点,拖一拖音。四、比读,感悟思想1 .阅读丛书小大之辩和逍遥游中的下列文字,然后联系课文,说说你感悟到了什么。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防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
4、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干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蟋蛀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译文】蝉与斑鸠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蝉和斑鸠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庄子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