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朱子治家智慧.docx
《学习时报:朱子治家智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时报:朱子治家智慧.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朱子治家智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家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之要义,蕴含着丰富的安身立命、治国齐家等理念,是家庭文化建设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朱熹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大师和儒学集大成者,其家风家教家训思想在家文化发展史上拥有重要地位,蕴含着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在涵养社会美德、培育个人品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明德修身的个人修养齐家之要在于修身。个人先修身后齐家,身不修则家不齐。明德修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朱子家学一以贯之的立学之本。朱熹早年深受家庭的影响,特别是来自父亲朱松的熏陶。他将父亲题给二叔的“知耻可以养德,知分可以养福,知节可以养气”当作自己
2、的座右铭。朱子家训里讲到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最初是蜀主刘备教导刘禅为人的道理,后被朱熹当作家训传给后人。朱子曰:“善之所在,即当从之,固不可以其小而忽之也。”他要求家庭成员不要以善事的大小来决定是否有所作为,不能因恶事看起来比较小就放纵自己的行为。朱熹认为,真正有德之人要做到“四勿”: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朱熹告诫他的后人: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人、不要做嫉妒贤能的人、不要做因愤怒而伤害他人的人、不要做背弃礼仪而伤害生命的人。与其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他物的痛苦之上,不如实实在在地做到“守我之分”与“听我之命o家庭成员要注重种德积善,弘扬清
3、风正气,以“不虑于微,始殆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的理念为家训,严格约束自身和家人言行,在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同时,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家庭是个体成员修身养性的重要场所,没有良好家教的引导,子女的思想道德难以树立。朱熹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认为“子孙不得不教“,不仅要教其礼、乐、射、御、书、数,更要教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慎独慎微的修养方法等。只有在小的时候经过日复一日的反躬自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严谨的行为习惯,坚守内心之正义,涵养浩然之正气,才能培养出一种积极向上、独立自主的个性特质,真正达到仁爱、宽厚的境界,成为具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人。以和为贵的持家准则齐家之要在于家风之正。齐家不仅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时报 治家 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