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试点回顾与未来建议.docx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试点回顾与未来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试点回顾与未来建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回顾与未来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财务与会计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金昌41年前的198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的国有企业实行“利改税“,将过去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国家,改为按一定比例上缴企业所得税,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后的净利润,全部留给企业自主支配。由此增强了国有企业创造更多利润的积极性,使得国有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41年后的2023年1月6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要求所有国有企业分类分档,按照一定比例上缴税后净利润,使2007年开始试点的国有企业税后净利润按一定比例上缴成为一项国家制度。这说明,经
2、过40年的发展,国有企业不但获得了稳定的市场地位,而且也有能力和实力回报社会,让全民共享国有企业的发展成果。不过,我们也要考虑,意见执行中,还需要总结和发扬过去15年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的成功经验,避免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算制度更好发挥积极作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出台背景和试行历程 国有企业税后净利润持续增长,企业之间的盈亏差距拉大,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来推动国有经济整体发展。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务院国资委)之后,国务院国资委通过明确国有企业出资人、清产核资、处置不良资产、夯实企业利润,使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获得了持
3、续较大提升。特别是持续开展的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和职工工资薪酬与实现净利润挂钩制度,使国有企业税后净利润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时,也出现了部分企业之间盈亏差距拉大、职工之间收入悬殊的情况。一些企业还出现了盲目投资、过度扩张等现象,而另外一些国有企业因为自身实力较差,长期无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这种背景下,2007年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国发(2007)26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报试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7)304号)等陆续出台,开始在中央企业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策。通过收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归母税后净利润),编制和执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支出预算,以
4、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集中解决一批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促进国有企业整体健康发展。 2007年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7)309号)将中央企业分为资源类、竞争类和公益类三类,分别将具体企业的上缴比例确定为10%、5%、暂缓3年上缴或免缴三个档次,按确定的比例上缴。从过去15年试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算制度的情况来看,中央企业税后净利润持续增长,每年能够上缴一定数量的国有资本收益,使国有资本布局和国有经济结构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改善。2022年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9万亿元,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试点回顾与未来建议 国有资本 经营 预算 试点 回顾 未来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