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存卷本《琴操》伪书考.docx
《今存卷本《琴操》伪书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今存卷本《琴操》伪书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今修本琴操伪书考今存琴操之书归结起来有两种:清王谟汉魏遗书钞辑本(以下简称“王谟本”)和卷本。前者不分卷,后者分卷上、卷下和补。卷本卷上列二十七题,有具体条目文字二十六题(其中两题示有缺文),有目无录一题;卷下列条目二十四题,有具体条目文字二十二题(其中一题示有缺文),有目无录两题;补,因版本不同,或有五题,或有九题。相较王谟本只有一个版本,卷本有九个本子,分校本和未校本两个系统。其中校本六种,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以下简称“孙校本”)、严可均蔡中郎集本(同孙校本)、黄爽汉学堂丛书本(孙校本增校本)、杨宗稷琴学丛书本(孙校本删校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同孙校本)和吉联抗琴操两种本(同孙校
2、本);未校本三种,顾修读画斋丛书本(以下简称“顾刊本”)、阮元宛委别藏本和徐干邵武徐氏丛书初刻本(顾刊本附四库未收书提要)。卷本版本归结起来实际是三种:孙校本、顾刊本和宛委别藏本。经学者比勘考证,对卷本性质提出如下看法。其一,认为卷本是琴操传本(以下简称“传本说”)。此观点由清马瑞辰琴操校本序明确提出,其曰:“唐志载琴操一卷,视隋己亡二卷。中兴书目言琴调周诗五篇、古操引共五十篇,视崇文总目总五十九章,又亡其四。若宋艺文志载孔衍琴操引三卷,盖仅据隋志存其目,非真有全书也。陈氏书录所载周诗五篇、操引二十一篇,与今本合,是今本所传即直斋所见之本。”(清)孙星衍琴操校本(平津馆丛书本),载续修四库全书
3、(第109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其二,推测卷本为王谟本的整理本(以下简称“整理本说”)o此观点见于吉联抗琴操考异,其曰:“所谓琴操,原来是一八。年以前王谟汉魏遗书钞里的一种辑佚本,在以后三五年间,有人在此基础上加工润色,改头换面,到一八。五年以前作为读画斋丛书中的一种时,就换成另一种面貌了。一八。五年收入平津馆丛书时,孙星衍又做了些校勘,加上些校注,便俨然成为一种原本古籍。”吉联抗琴操考异,音乐研究1982年第2期,第62页。其三,认为卷本是琴操的后世辑本(以下简称“辑本说”)。此观点见于马萌琴操版本考辨马萌琴操版本考辨,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王小盾、余作胜
4、从琴操版本论音乐古籍辑佚学王小盾、余作胜从琴操版本论音乐古籍辑佚学,音乐研究2011年第3期。,邓安生琴操的版本与作者邓安生琴操的版本与作者,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第5期。其中,王小盾、余作胜之文论述比较详细,该文在驳斥了“传本说”和“整理本说”后,提出“读画斋本既然不是原本,又不是遗书钞本的整理本,那么,它的性质其实就明朗了,它只是一种辑本。”笔者以为,此书是琴操亡佚后于清初出现的,并非原书(故谈不上残书),而是后人辑合之书,但也不是琴操的辑佚本,因为其内容来源远不止琴操佚文。因此,卷本琴操整体上来说是伪书,详考如下。来源也未交代。该本比孙校本刊刻早七年,与孙氏底本比较,除个别字用法不同,没
5、有任何区别。可见,孙氏底本同于顾刊本,甚至就是顾刊本,马瑞辰琴操校本序曰“今读画斋丛书所传本”同注。似乎就是这个意思。宛委别藏本,阮元所献,是阮元任浙江学政、巡抚期间所获。其卷数、文字与顾刊本、孙氏底本比较,除个别字用法不同,还有一个重大区别,即表示夷、狄、匈奴之类的文字,宛委别藏本一概作空字或者用它字代替。计有:顾刊本卷上岐山操“狄”“狄”“狄戎”三处琴操(读画斋丛书本),载清华大学图书馆藏读画斋丛书己集,第7页。,卷本空字琴操(宛委别藏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3页。;又有“不能化夷狄”同注。之“夷狄”,卷本作“边裔”同注,第12页一顾刊本卷下河间杂歌怨旷思惟歌“匈奴”“胡
6、”“西羌”“胡“胡”“胡”六处同注,第15页。,卷本空字同注,第5051页。顾刊本卷下河间杂歌霍将军歌“匈奴同注,第13页。,卷本空字同注,第48页。一、卷本琴操是清康熙、雍正年间才出现的卷本琴操最常见的是孙校本。孙星衍作(琴操校本,于嘉庆十一年付梓,收入平津馆丛书,题作“嘉庆丙寅春二月平津馆刊藏”。此校本在刊印时未交代底本来源。剔除校语,就是底本。该底本暂称为“孙氏底本工据所附马瑞辰序,此底本不晚于嘉庆十年。顾刊本,刊于嘉庆四年,无序无跋,顾刊本卷下河间杂歌周太伯“夷狄”“戎狄”同注,第11一12页。二处,卷本作“边裔”同注,第28页。与顾刊本、孙氏底本未交代来源不同,阮元在四库未收书提要琴
7、操二卷提要交代该本是他“从征士惠栋手钞本过录”(清)阮元擎经室外集(阮氏选楼刻本),载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7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版,第816页。惠栋生年为康熙三十六年至乾隆二十三年,惠栋手钞本也应出现在这一时期。这是可信的,因为上述空字和易字情况,是清初文人间流传的避讳现象,到雍正后期才被禁止。陈垣史讳举例曰:“清初书籍避胡”虏”夷“狄引雍正十一年皇帝谕内阁日:“朕览本朝人刊写书籍,凡遇胡”虏”夷狄等字,每作空白,又或改易形声揣其意盖为本朝忌讳,避之以明其敬慎,不知此固背理犯义不敬之甚者也。嗣后临文作字及刊刻书籍,如仍蹈前辙,将此等字样空白及更换者,照大不敬律罪。其从前书籍,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琴操 今存卷 伪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