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十大典型案例提供“共富”新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十大典型案例提供“共富”新经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庆元县:创新“国乡合作新机制打造“共同富裕新样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庆元创新开展了国乡合作改革,采取国有林场出资金技术,农户以林地入股,收益按比例分成的方式,按照林地权属不变,林木权属共有,经营收益共享”的原则,将全县闲置零碎的林地统一流转整合,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建成国乡合作造林基地30多万亩,价值高达17亿元以上。经过30多年的精心管护,国乡合作造林基地已发展成为庆元最主要的商品林基地,活立木蓄积超过200万立方米,累计向村集体和林农兑现收益分红1.6亿元。庆元也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国乡合作经营改革创新试点县。2022年4月29日上午,贤良镇石川村村民齐聚永青国有林场办事大厅,等待第一轮国
2、乡合作造林分红。当天,石川村145亩山林共分得85.2万元,每亩净分红5862元。林业三定后,林农承包的山林比较分散,面积也很小,又缺乏造林技术,不方便管理。参加国乡合作以后,山林由林场统一管理,不仅可以拿到分红,还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从事其他生产工作。而合作造林兑现收益周期长、见效慢,使得部分林农不愿续签合同。为此,2021年庆元统筹谋划了国乡合作经营改革项目的2.0版本。新一轮合作打破原有的林木采伐后一次性兑现模式,以每3年按照不低于公益林损失性补偿标准支付一次预期收益,到期按照多付不还、少付补足原则结算收益。通过支付预期收益的方式使林农能够分年度提前获得利益。不仅让利于民,国乡合作2.0还
3、将通过森林资源资本化、市场化运营把蛋糕做得更大一些。2021年10月,庆元县和兴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庆元三家国有林场股权认购,以独立财务、独立开展工作的市场化纯公司模式运营,对参与合作的山林进行集中收储、统一经营,开展森林碳汇培育,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绿色新兴产业,拓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渠道,同步推进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富民增收。预计到2025年,国乡合作2.0可实现商品林收储10万亩,林木成熟后村集体和林农将可以获得总收益分红104亿元。推进生态生财,让山林“富民,庆元始终走在路上。为全力栽好国乡合作这一共同富裕摇钱树,庆元将迭代升级国乡合作2.0模式,对全
4、县59万亩集体商品林资源进行集中收储和整合优化,实施珍贵树种造林、杉木大径材培育以及林下经济发展,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的复合效益,打造富裕森林,释放带动增收能力。搭建两山银行融资平台,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通道,探索一条把森林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全力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山区范例。余杭区长乐林场:山中新天地林间大课堂余杭区长乐林场位于杭州市西北部,地处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核心区内,创建于1910年,是浙江省创办最早的国有林场,林地经营总面积约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5%以上,活立木蓄积量20.7万立方米。主要从事生态建设和生态服务相关产业。长乐林场积极践行
5、两山理念,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为主体,生态服务为特色的发展战略,以成为行业领先的现代高质量发展国有林场和绿色生态产业综合服务商为建设目标,致力共同富裕。长乐林场旗下生态教育服务板块长乐教育紧紧结合“五生教育理念,用好森林生态资源精心打造和开发”五生课程,以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去处理教育市场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长乐教育依托林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以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生态、生存、生活、生命、生长五生教育为理念,开设了生态与自然、生存与拓展、生活与劳动、生命与安全、非遗与传承五大系列课程共200多个活动项目。创办20多年来,共接待1000多所学校,300
6、多万人次学生,2021年接待人次突破26万。2022年,林场利用长乐森林公园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的契机,积极整合径山周边乡村生态产品和服务,引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目前引入项目有极限运动、影视拍摄、萌宠乐园、亲子采摘、森林露营、树上探险、丛林CS等特色体验活动7个,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打造绿色生态服务平台。长乐林场秉承物质共富与精神共富两手抓,依托自然教育功能积极探索村企合作新模式,以营地+模式推动物质共富与精神共富的共发展。该模式利用当地农户自有的农家土灶、自留地的特色农业和当地的农村风貌,充分整合了农村丰富的农业生产、农家生活、农村手工艺以及农村文化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了农家生
7、活农业生产农村社会”三大板块农事体验课程体系。实现了营内活动转向营外实践的空间突破,实现了单一的学农活动向多元实践形式的内容拓展,实现了营地辅导员与当地农户相结合的师资互补。长乐林场转型当好特色生态服务者,闯出一条生态教育纵深发展、林场转型持续增收、对林业经济生产力贡献率越来越高的新路子。每年为当地带来近60万人次的客流量,提供了辅导员、苗圃工、中草药基地种植(加工、销售)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等400余个工作岗位,每年采购周边农户的蔬菜、禽蛋、春笋等乡土特色产品200余万元,带动周边乡村民宿、餐饮等产业不断发展,每年增收近千万元,为周边乡村百姓增收致富提供服务。丽水市:国家公园+模式打通“生态与
8、富民“转化通道丽水市坚持国家公园园内严格保护、园外联动发展的原则,在实行最严格保护的前提下,以国家公园+创新实践蕴育兴林富民活力源,破解了全国面临的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系列难题,更好地释放了生态改革最大红利,着力满足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求,推动了丽水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建设。以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为抓手,蕴育生态资源资产“活力源。创新司法联动机制、三员管护制度,设置管护岗位147个,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结合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构建形成点线面网的全方位管护体系;园内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得到科学有效保护,旗舰物种百山祖冷杉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取得突破性进
9、展,新发现百山祖角蟾、凤阳巨基叶蜂等一批全球新物种。以国家公园+地役权为抓手,赋权生态资源资产促增收。在国家公园创建过程中,丽水通过设立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完成国家公园内10个乡镇32个行政村3.88万公顷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实现国家、集体、村民三方共赢。3.23万村民共享改革红利年补偿收入总额达2805万元,户均约3868元,村集体年经济收入新增20万元以上,如屏南镇周埔洋村村集体统管山有137万亩,村集体经济组织可获补偿收入66.03万元/年。以国家公园+绿色金融为抓手,盘活生态资源资产强发展。为进一步拓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融资渠道,释放地役权溢价效应,制订出台国家公园集体林地地役权补
10、偿收益质押贷款和贴息贷款政策,推进国家公园58万亩林地可获贷款5.6亿元户均达7.8万元,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价值由绿转金O目前全市累放贷款7290万元,惠及农户386户,贷款余额达4871万元,为当地特色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以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为抓手,创造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增长点。好空气也能卖钱致富。以大型活动碳中和行动出售森林经营产生的碳汇减排量为契机,积极探索碳汇交易,邀请第三方机构核算碳汇总量,并以挂牌公示、协议签订等方式进行出售,成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有效途径。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政府先后向国家公园龙泉片区兰巨乡官埔洋村购买林业碳汇;就非量550.4吨,创收5.5万元。同时推动国家公
11、园品牌与山”字系品牌融合发展,构建线上导购+线下体验营销体系,支持发展一批百山祖生物科技等生态环境内生型产业,让生态产品实现生态+科技的双重溢价。长兴县:做精苗木拳头品牌扎牢花木之乡根基长兴花木产业源起上世纪80年代末农民在房前屋后、山野田间零星种植的花木。40年来,汇聚农民致富梦想的星星之火,将零散、低质量、小规模的苗木产业建设成了惠及3万余户农户、年销售额30多亿元的致富产业。全县最高种植面积达283万亩,亩均产值超过1万元,占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23.71%,2020年长兴县被评为省级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县。政策浇灌,催生品质萌芽。长兴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政策进行产业扶持,改造香樟等
12、残次苗基地1.5万亩、发展精品容器化基地6.8万亩。5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培育中大型苗木基地2.1万亩,亩均收益增加25%以上。花木示范企业各领风采,东方梅园通过“基地+农户,对梅花生产农户进行帮产帮销,累计帮助100余户困难家庭种植梅花实现脱贫致富;凤羽农业通过网络扶持年轻人创新创业,培育兰花主播和销售反哺种植的形式,带动创收近1000万元。技术扶持,促进提质增效。整合省内专家和人才资源,广泛开展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送技术系列活动,促进全县花木转型升级。改变传统绿化大苗培育模式,研究全冠苗快速培育技术,出圃比例达91%以上;通过拼栽将朴树残次苗变为精品苗,提升了附加值;强
13、化机械装备使用,研发了系列多功能园林机械,全县8万亩花木基地使用机械化作业,挖苗时间节省了六分之五,累计增加苗农收入超3000万元,减少生产成本2000万元。同时,长兴将非粮化整治作为花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充分兼顾苗农利益,不搞一刀切,按照能调则调、能优则优原则,根据三线三区划定,科学调整粮食功能区,全力推进精品化发展,实现减量增效。产业融合,结出共富硕果。积极探索花木销售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利用全县1800名苗二代,建立了3600人的苗木经纪人队伍,连续11年举办中国长兴花木大会,培养了百余名网红带货达人,构建了线上线下花木交易平台,订单量从8000万元攀升到4.8亿元。依托花木产业的
14、美丽景观和生态功能,积极发展集游、赏、购T本化的经营模式,促进从卖树到卖风景的转变,让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同时,有机结合花木产业和矿山复绿、龙之梦项目建设,为花木产业寻求更多发展空间。近5年来,全县森林旅游每年接待游客89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提升。共同富裕既是时代考卷,也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长兴将积极打造数智花木、生态花木、文娱花木,结出丰硕的产业之果,为构建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续写新篇章。临安区:山核桃产业大脑助力农民熠收致富山核桃是临安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57万亩,加工量占全国80%,全产业链产值约50亿元,是临安西部山
15、区15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临安山核桃产业大脑紧紧围绕哪里合适种如何种得好如何加工好产品如何卖得好等三产融合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行谋划。聚焦规模化经营、生态化治理、原料交易、标准化加工和品牌培育等核心业务,梳理适度规模流转、绿色生产、原料价格信息对称、食品安全监管、消费者信任等重大需求,重点开展现代化未来农场建设、升级全流程社会化服务,推进标准化加工,加强品牌管理建设,实现产业链重塑,形成了产业大脑+未来农场+透明工厂+N个多跨应用场景”的基本构架。根据整个产业链主体的需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从如何卖得好这个切口进行山核桃产业数字化改革。为了实现市场行情数据共享,企业精准加工、精准营销,政府部门精准品牌推广,以数字赋能三产融合“以消(消费者)促牌等思路谋划开发山核桃产业大脑,利用电商大数据来倒逼产业链升级。使不少从业者享受到数字赋能的红利,同时帮助加工、销售企业更精准地了解了市场,摆脱了新产品开发、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困境,白牛电商协会秘书长张青感慨道:”是大数据帮了我们大忙。作为管理平台的重要补充,”临农一件事微应用上线浙里办,通过18个我要如我要张网、我要找工等系列集成服务,便利群众生产经营,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我老头子年纪大,干不动了,现在手机上点点就能找到人帮忙收果,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哦!昌化镇白果村孙老农在丰收季笑着说道。通过抖音直播电商大数据分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