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积跬步 “学”致千里.docx
《“教”积跬步 “学”致千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积跬步 “学”致千里.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积Ig步“学致千里“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出自荀子的劝学,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开展智能机器人教学过程中会面临各种状况和问题。根据多年教学经历,笔者发现通过智能机器人培养学生具有更多的综合素质能力,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是“中学生编程态度及能力的现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本次问卷调查抽选新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部分学生,问卷设计主要针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对智能机器人的态度以及智能机器人学习经验等,问卷还加入了考查算法的题目。调查问卷共发放121份,收回111份(其中,有效问卷97份),问卷统计显示“计算机操作技能较熟练”的只占32.99%,表明大部
2、分学生在计算机水平方面还停留在简单的操作上,如进行简单的网上阅读、娱乐、社交聊天的基础操作,仅有8.25%的学生接触过智能机器人编程如C+或PythOn等。在97份有效问卷中,仅有13人对智能机器人的学习充满兴趣,占总人数的13.40%,因智能机器人专业性太强,大部分学生对它知之甚少。从调查中可看出,对学生开展智能机器人教学情况形势严峻,不容乐观,这就意味着开展智能机器人教学将会是教师不得不面对的“硬”仗。一、学生“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应对策略(一)找生源困难力求争取主动1 .有超前意识,提前规划信息技术作为考查科目,重视的学生比较少,参与的学生则更少,可以将挑选学生工作前置,如挑选初中生
3、就可以到小学去招收,进而想办法招到好生源。只要学校重视,经过系统教学辅导后是比较容易出成绩的。2 .明确对象,针对性强如何在每个年级挑选目标对象?一定是具备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比较适合智能机器人的学习。根据以往经验,这些学生的主课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综合能力是年级里最强的。3 .点面结合,优中选优成绩好的一定是适合智能机器人的学习吗?答案是不一定。教师可以扩大挑选的范围,让更多学生去尝试,再去确定合理的选拔措施,如设计有区分度的任务,试卷内容以机械构造类、编程类等题目为主,这样的任务对培养综合素质能力既是挑战,更是激励。(二)定军心困难一一获得多方支持1 .多方交流,争取
4、好结果在学生刚刚接触智能机器人时,家长担心智能机器人涉及的知识太专业,学习智能机器人投入太多时间从而影响主课成绩,如我们曾经组织学生参加每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平时的45分钟课堂时间肯定是不够的,只好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调试机器人,还没有上一个月,家长反映下午第一节课这些学生精神状况不是很好,或者成绩就有了波动,马上有家长提出要退出参赛队伍。由此可见,通过有实效的沟通换来家长对智能机器人教学的理解和支持是非常必要的。2 .解决困难,体现团队关爱刚开始,学生对学习智能机器人的意愿通常不会很强烈,教师须尽力帮助学生解决课堂内外的实际困难,学生才会没有后顾之忧参加智能机器人的学习,如学生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积跬步 “学”致千里 跬步 致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