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美术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docx
《关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美术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美术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美术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摘要】本文结合我校实施土家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教育研究实验课题教学为契机,把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地区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美术教学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美术教学的发展思路,为我国少数民族美术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美术教学;思考在湘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奇特的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与丰富多彩而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打交道。美丽的土家文化渊源流长,不乏丰富的土家族民间美术资源,在我国的民间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如织锦、刺绣、剪纸、编织、雕刻、服饰、印
2、染、民居建筑等生产生活用具的编制,多种多样形式就成为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我校地处土家族生活的腹地,探索、研究土家族的民情风俗,让其为美术课堂服务,为美术教学服务是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同时它又为宣传土家族和土家族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一、少数民族地区美术新课改教学成效2006年6月以来,我校实施土家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教育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把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地区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很大层度上弥补了学校美术课程资源的不足,不仅使学生对土家民间美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学生已喜欢上了本民族的美术作品。(一)丰富创作素材,
3、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深入观察的习惯,注重生活点滴的积累,让他们主动深入生活,有目的去留心、体验、记忆、想象,从留心观察中不由自主的上升为体验,从体验、感受中享受愉悦,从愉悦中崩发出创作的灵感。做工精巧的劳动工具:竹背篓、木风车、竹笋筐、石碾子、石磨子等深得土家人的亲睐,也是土家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让学生观察这些精美的手工制品,感受它们外观美的同时,也感受到土家族人神秘的文化底蕴。在美术课上让学生欣赏它们,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它们,学习这种古朴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家文化,分享这些创造性工艺的美,就是在传承着土家人民的文明与发展,学习并继承土家人民的勤劳,感受土家人民的智慧,无疑给孩
4、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二)创设环境教学,渗透土家文化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充分利用地区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积极利用土家民间美术开发儿童美术课程资源,将其课程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是美术学科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把民间美术渗入课堂。通过引导学生走进家里去寻“宝”,走向农村去寻根,走近生活去体验,走近艺人去学习等系列活动,去接触认识土家文化,把寻来的“宝物”汇聚在课堂,教师除在课堂上进行“赏宝鉴宝”等系列活动外,还可以通过家长,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了解这些民间艺术的起源历史,给学生上一堂身临其境的民间美术欣赏课。对工艺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少数民族地区 美术 课程 实验教学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