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
《关于加强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强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为加强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执行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
2、例,坚持系统治山、条例护山、规划管山、智慧控山,全面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坚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常态化长效化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秦岭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当好秦岭卫士,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努力实现秦岭区域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基本原则坚持保护优先。立足生态功能定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切实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坚决守住生态安全底线。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推
3、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构建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秦岭违建别墅专项整治和中央巡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等整改,妥善解决遗留问题、坚决遏制新增问题,完善问题排查、发现、整治、督办、验收、“回头看”等工作机制,提升整治成效。坚持共同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人民群众等各方积极性,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推进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二、始终坚持常态长效保护(三)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执法检查、专项审计、督查督办、约谈提醒等机制,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
4、。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构建以秦岭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支持秦岭保护与发展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强化人员能力建设,每年定期组织开展秦岭保护系统业务培训。充分发挥轮值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加强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四)完善监测监管体系。健全“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监管体系,提升智能化监测水平和主动发现问题能力。常态化开展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问题动态排查整治和明察暗访,通过制作警示片等形式曝光典型问题,定期印发通报等推动重点工作落实。鼓励群众监督举报,对查实的举报线索按有关规定落实奖励资金。整合优化网格员队伍,按有关规定落实
5、相关待遇,配备必要巡护装备器材。(五)守好中央水塔。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健全陆域水域统筹管理机制,一体推进污染治理和水质保护。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严防水体富营养化,严密防范危化品运输的环境风险,加快建设环境应急物资库。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抓好汉丹江重点流域矿产开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全流域全时段足量清洁供水,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六)巩固提升整治成效。深刻汲取秦岭违建别墅问题教训,定期组织西安市、宝鸡市、渭南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等涉秦岭6市和省直相关部门围绕秦岭生态环境重点问题开展交叉执法检查,分类建立问题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健全各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机构
6、同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之间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动行政执法、刑事司法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有效衔接。(七)强化尾矿库污染治理。坚持常态监督管理与环境风险防控相结合,深入落实生态环境部尾矿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强化尾矿库环境分类分级监管,扎实开展尾矿库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严控尾矿库数量,加快对符合条件的尾矿库实施闭库治理销号,以丹江口库区上游尾矿库治理为重点,“一库一策”做好监测处置,坚决杜绝溃坝泄漏等事故发生。三、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统筹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
7、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制造流程数字化、产品供给绿色化转型,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发展氢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推广使用节能、节水、减排等工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九)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按照产业功能县、农产品主产县、生态环境县等科学划分秦岭区域各县(市、区)发展类型,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结合秦岭资源禀赋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秦岭区域县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十)建设宜居宜业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加强 秦岭 区域 生态环境 保护 推动 质量 发展 实施 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