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形势与政策教案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
《2024春形势与政策教案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春形势与政策教案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授课题目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教学目的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了解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新时代建设新型工业化的意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难点:如何认识我国新型工业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方法L教学活动的导入根据各节的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手段,主要包括:创设情景;提供材料,引出问题;展示案例,引发讨论。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对课程内容的
2、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具体问题。2 .理论讲授(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注重系统而科学的理论分析。另一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形象、更清楚地认识问题,从而有效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2)注重经常用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3)理论讲授注意感情的投入,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3 .学生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围绕一些主题展开讨论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分析和总结,进而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教学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各专业学生教学内容2023年9月22日至23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
3、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适应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一、新型工业化提出的实践基础一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领导人民成功走出工业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充分表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
4、准,在推进工业现代化方面形成了独有的宝贵经验。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新式工业,强调了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性。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强调了国家存亡、民族解放与工业发展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把工业化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正式和完整地提出“四个现代化”,明确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个步骤: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立一个独立的
5、比较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是致力于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确定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工业体系建设,并且强调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在国防领域、尖端科技领域和重要资源领域要把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改革开放后,中国对“现代化”提出了更加务实的目标与举措。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形象地描述为“小康之家”“小康状态”,并确定了具体的量化标准,即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
6、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将“逐步实现工业现代化”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进阶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此阶段,党中央把人民生活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工业现代化建设,坚持改革开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积极融入世界分工体系,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提出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工业发展困难较多,转型升级制约较大,在前期工业化遗留的各种问题和阶段性难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又面临全球公共卫生压力、中美贸易摩擦螺旋升级、全球价值链重构等新的严
7、峻考验。中国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工业现代化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质量发展是第一要务的重要指示,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新部署、新要求。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了2035年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高水
8、平科技自立自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从这一角度看,新型工业化是高质量工业化,是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工业化。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和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重大成果竞相涌现,5G、高铁、核电、航天等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一批优质企业和国产品牌脱颖而出。总体而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势不可挡,形成了人心所向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二、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新特征与新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在我国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工业化,既要遵循世界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春形势与政策教案专题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2024 形势 政策 教案 专题 坚持 中国特色 新型 工业化 道路 加快 建设 制造 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