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铨分析综述.docx
《陈铨分析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铨分析综述.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陈锋分析综述摘要:陈铃主要活跃在1920-194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坛,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上。本文试图从对陈铃的小说创作研究、民族文学运动研究和戏剧创作研究三个方面梳理陈铃研究的现状,总结陈铃研究所取得的实绩和不足。关键词:陈铃;研究;综述陈铃主要活跃在1920194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坛。他在1920年代末以长篇小说天问登上中国文坛,从此笔耕不辍,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等。1940年代,陈铃与林同济、雷海宗、贺麟等组成“战国策派”,倡导民族文学运动,写下了许多关于“民族文学”的论文,进行了大量的戏剧创作。学界对陈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
2、作上,本文试图从对陈铃的小说创作研究、民族文学运动研究和戏剧创作研究三个方面梳理陈铃研究的现状,总结陈铃研究所取得的实绩和不足。一、陈锭小说创作研究学界对陈铃的小说创作研究是伴随着他的小说创作同时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长篇小说创作上。陈铃一共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革命的前一幕、天问、冲突、死灰、彷徨中的冷静、狂飙。1928年,陈铃的长篇小说天问由新月书店出版发行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著名评论家常风说天问在初次刊行的时候“引起了文坛相当的注意”。评论界普遍认为这部作品克服了长篇小说结构松散的毛病,其艺术价值在于结构严谨。如新月连续刊载了这部小说的广告,广告语写到:“天问思想精纯,结构严紧,描写
3、清切,分析细微,理论透彻”。顾仲彝认为在当时的长篇小说新作中“最满意的长篇是天问”,因为它克服了长篇小说结构松散的毛病,自卷首到卷末“前后照应,线索分明”;但该小说的缺陷在于大多数人物形象比较模糊。余生(吴宓)认为陈铃的长篇小说创作吸收了西洋小说创作的技法,使得该小说具有结构严密、人物生动、环境丰备、文笔流利等优点。这是最早的将陈铃的小说创作与西方文学进行横向比较的、较为深入准确的文学评论。陈铃的长篇小说革命的前一幕及其留学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冲突和彷徨中的冷静出版后,也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评论者将这三部长篇和陈铃的天问相比较,皆认为它们在小说的结构艺术和人物塑造上的艺术价值没有天问高,如黄照、
4、常风认为彷徨中的冷静存在诸如结构松散,人物对话显露出明显的作者痕迹,人物不鲜明等弱点,是一部失败之作。陈铃1942年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狂飙是他为其民族文学运动写作的范本,辛郭将这部小说与天问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这是一部陈铃的“精心之作”,充满了与天问相同的“英雄与美人的崇拜”思想,“表现着一种同样的激情的反抗行为”,人物带有理想化的色彩。他还认为这部作品存在前后思想内容人物性格不一致、人物对话是作者观念的传声筒、对话干燥而累赘等弊病,但肯定了狂飙绝对是陈铃所“表现的民族意识非常鲜明、强烈、值得说是民族文学的一部有力的作品这一时期对陈铃小说创作的研究集中在对他的长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手法如结构、人物
5、形象塑造等方面,而对其长篇小说的思想美学研究则绝少涉及:另外,陈铃的短篇小说创作几乎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更谈不上对他的小说创作整体的观照和文学史的定位。1949年以后,学界对陈铃的小说创作研究突破了之前的单部作品研究,逐渐开始对陈铃小说创作进行整体研究和文学史的评判。文学史家司马长风首先肯定了陈铃小说家的地位,认为陈铃是(1930年代)六大小说家”之一,指出“作者的文字轻妙,结构匀称,在笔法和意境上都自成一格,有大家风范。”学者杨义则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专辟一节,将陈铃的小说创作纳入四川乡土作家群中进行考察。他认为尽管陈铃的小说“描绘了半是雄浑、半是绮丽的川南风光”可与李劫人、艾芜、沙汀的四川
6、风光描写相互掩映,但他的思想取向和审美个性却是“出入于新月派和京派之间”,其小说构架上有“爱情故事和社会哲理”两个轴心。这可以说是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将陈铃的长篇小说创作纳入文学史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体研究。潘显一则对陈铃的生平和文学创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评介,并第一次将陈铃的短篇小说创作纳入了研究视野。他指出陈铃的文学创作有两种主题:一是抗战题材中流露出的浓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二是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生活的描写,来揭示社会与人性的阴暗,来反抗封建主义政治、文化的压迫,进而探寻国家落后与人民受难的根源。这一时期对陈铃小说创作的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和全面,对他小说创作艺术价值的考察从小说技法层面逐渐过渡到小
7、说主题思想的探究。但对陈锋的短篇小说创作的研究仍然较薄弱,且研究的方法还局限于传统的主题学。而宫富10借助叙事学理论考察了陈铃的天问和苏童的米,认为在两个主人公都是主体接受者,他们对客体的追求都体现为理想的实现。这种方法在开辟陈铃小说研究的新方法上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二、陈锭“民族文学运动”研究1940年代,作为“战国策派”主力干将的陈铃提出了“民族文学运动”的口号,为此写作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并进行了文学创作实践。由于“民族文学运动”口号的提出与国民党当时的文艺政策有一定契合,且理论多来源于尼采的权力意志和超人学说,所以遭到左翼阵营的口诛笔伐。如欧阳凡海认为战国派的文艺思想是其一系列法西斯思想中的
8、一部分,天才论、英雄论等“是尼采反对人类平等的贵族主义在中国的翻版戈矛、洪钟等皆指出陈铃的“民族文学运动”是法西斯的应声虫和帮凶。杨华认为陈铃提出的“民族主义文学”其实早在1930年代黄遐震的小说创作中就表现出来了,那是为侵略叫嚣的文学,是“我们”要反对的。章汉夫指出:“战国”派的法西斯主义实质是对内反民主(是希特勒主义的),对外是暴力主张侵略。这些研究虽然看到了陈铃文学思想中存在的德国影响特别是尼采思想的影响,但由于这种学术范畴内的文学批评被错误升级为意识形态的批判,因而这种评价显得偏颇,没有区分出陈铃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法西斯思想在本质上的区别。1949年以后,特别是1990年代以后,陈铃当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析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