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列宁晚年的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列宁晚年的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浅议列宁晚年的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论文关键词:列宁晚年思想文化建设启示论文摘要:列宁立足于苏维埃的国情,根据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原则和措施,这一文化建设的思想不仅适用于当时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我国当前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列宁晚年提出的进行文化建设的思想及措施(一)把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并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列宁认为只有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提高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并造就一大批知识分子和各行各业的专家。只有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才能克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习惯、旧风
2、气,才能培养人民群众具有高度的觉悟、严格的纪律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重视教育就必须加大教育的投入,列宁说:“没有物质和财政上的帮助,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开展起来”。国内战争时期,尽管财政开支十分困难,列宁仍要求压缩其它不必要的开支,充实教育经费。列宁还主张适当削减其他部位的经费,“以便把削减下来的款项专用于教育人民委员部除强调要依靠国家力量增加教育经费外,列宁还主张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他曾指出:“要让本地居民、特别是农民也负担学校的部分费用”。俄共(布)中央政治局也指出,要用多种形式来办学,例如在地方预算中规定百分之几的拨款,或把学校附属于工业企业,以及实行群众自愿捐助制度等。(二)提高教
3、师的地位,把教师看作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加强文化建设,必须依赖教育的作用,而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列宁指出:“应当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列宁认为提高教师的地位最重要的就是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当时苏俄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生活。列宁还强调:提高国民教师的地位,要在工作上信任他们,让他们担负一定的国民教育管理的工作。列宁还指出应当从政治上信任和关心教师,主张把教师称为“人民教师”,以表对教师的尊重,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三)重视扫盲工作,特别是农村扫盲,以大力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4、必须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来进行,首先要恢复和发展大工业,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实现电气化,而要实现这一任务,“就需要有更高的文化和教育:对于扫盲工作,列宁认为,城市人口整体文化水平较高,素质较好,而农村的形势则比较严峻。因此列宁提出城市的工人群众要经常下农村帮助其发展文化事业,他还主张城市的一些党支部应与农村的一些党支部建立联系,以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总之,在列宁看来,合作化的条件包含着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如果不在农民中进行认真的文化工作,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如果做好了这项工作,完全合作化则充满希望。这也是要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保障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四)大力提高机关
5、工作者的文化水平列宁指出,在苏维埃国家机关中,由于许多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差,降低了国家机关的质量。一些工农出身的优秀分子,“他们倒想给我们建立优秀的机关,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他们无法办到,他们直到现在还没有具备建立这种机关所必需的文化修养二这就难免会出现瞎忙蛮干胡乱指挥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导致官僚主义复活。针对机关工作者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很好的处理工作且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列宁要求他们努力学习业务知识,还要通过学习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全民的政治参与能力,以加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列宁认为:克服官僚主义“需要每个人都识字,每个人都有文化,每个人都参加工农检察院”。列宁还强调学习与运
6、用相结合,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在学习中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工作状况。此外,为了促进机关的文化建设,列宁主张选拔文化素养好的人进机关,但这些人必须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进入机关。二、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对我国的重要启示(一)必须高度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先导,文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动力。文化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公民的道德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列宁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思想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其中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奠定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政治文明为物质文
7、明和精神文明的方向提供正确方向;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事业。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而这种动力的源泉,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在继承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否则,“就
8、不可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二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继承和借鉴,因此,当前我们进行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关系。建设中国当代的先进文化,既要吸收自己民族的文化涵养,保持自身的民族性,又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成果。当前进行文化建设,要继承和发展中国风格和中华文化底蕴,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还要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
9、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的建设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更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根植于人民群众,因此文化建设也要面向人民群众。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先进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根源,因此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原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努力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理想和愿望,应实现、发展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为社会提供更多健康有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朱文.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口,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3(6):63-64.3李兴中.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及其意义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0(01):35-39.4李爱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纲一为纪念列宁逝世80周年而作Lj.济南大学学报,2004,14(1):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