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残:人、和尚与画家-KunCanMan,MonkandArtist.docx
《髡残:人、和尚与画家-KunCanMan,MonkandArtis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髡残:人、和尚与画家-KunCanMan,MonkandArtist.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髡残:人、和尚与画家KunCan:Man,MonkandArtist作者:理查德派克作者简介:美理查德派克,纽约亚洲艺术协会画廊馆长。译者:李倍雷李倍雷,1960生,本名李蒋蕾,艺术学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文出处:书画艺术(无锡)2010年第4期第51-56页期刊名称:造型艺术复印期号:2011年01期标题注释:基金课题: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比较艺术学体系研究”阶段成果(09BAOID中国画家髡残(1612年-1673年)是与渐江(弘仁)(1610年-1664年)、石涛(1642年-1707年)、朱育(1626年-1705年)齐名的17世纪杰出的四大僧人
2、画家之一,人们对后三者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却极少有关于髡残的英文文献研究。要想了解这位中国画家必须从他的多重身份着手,即作为佛教僧人,作为画家,以及作为知己朋友中的一份子。髡残也承认自己难以捉摸,但是对于他为数不多的朋友来说,他是他们灵感的丰富源泉,是他们崇拜的偶像。这篇文章将讨论髡残在1660年前后的生平大事,就在这一年他开始在画上注明日期。事实证明对作为僧人身份的髡残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一种新的说法被提出来了,以便解释人们为什么在1660年以前的髡残的作品上找不到落款时间。本文将从新的角度对他的几幅画进行补充式的讨论。同时本文也会考查髡残在南京绘画圈中的地位以及与南京画家之间的关系。通过
3、研究这些少量的关系以及一些题字、画跋和作品等,我们可以对这位看似难以捉摸的画家了解得更多。一生平介绍髡残原姓刘,他曾用过不同字号,包括两个字:石溪和介丘。两个号:白秃和残道者。他也有僧名,他的禅师浪杖人(1659年)给他取名为大杲。在清代著名艺术收藏家周亮工(1612年-1672年)的读画录书里面有关于髡残生平的重要记载。这个记载十分简要,披露了几点非常重要的内容,这将在下面进行说明和讨论。记载如下:石谿和尚,名髡残。一字介丘,楚之武陵人。幼而失恃便思出家。一日其弟为置削毡巾御寒,公(髡残)取戴于首,览镜数四忽举剪碎之,并剪其发,出门径出,投龙三三家庵中。旋历诸方,参访得悟。后来金陵受钵于浪杖
4、人。杖人深器之以为其慧解处莫能及也,公品行笔墨俱高出人一头地。1212-213浪杖人禅师名道声,福建蒲城人,是南京报恩寺的主持,在南京文坛备受推崇。据周亮工记载以及对这位重要僧人的赞扬表明了髡残和浪杖人之间的关系不同寻常。报恩寺与髡残和他的师傅浪杖人之间的关系将在下面进一步讨论。续读画录记载:所与交者遗逸数辈而已,绘事高明然不轻为人做,虽奉以兼金求其一笔不可得也,至所欲与即不请亦以持赠。予从瑶星张子与交因乞作册子数幅公欣然命笔自题云:残山剩水是我道人家些子活计。今被梨园老子夺用争先。老僧只得分炉半头芋子。且道刃畔个亶他日观面再与一顿。周亮工是南京文学和绘画领域的重要人物,他在读画录里的这篇简介
5、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最全面的关于髡残的事迹。周在1661年至1662年间居住在南京。1666年秋,他被任命为江南驻南京的运粮官。1669年他被冤入狱,1670年释放,次年去世。他生命的最后11年有7年半是在南京度过的。据记载髡残至少为周亮工画了6幅画,有2幅至今还保存着。从周的简介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周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资格接受髡残的画,不止一幅而是许多幅。周是在研究禅学的过程中认识髡残的,思想和禅学上的交流使他们走到一起。除此之外,周以下面的这种方式引用了髡残的题词,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空间,从中可以体味他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髡残想要维系的。继续读画录记载:瑶星云:举天下言诗,几人发自性灵?举天下
6、言画,几人师诸天地?举天下言禅,更几人抛却古纸摸著自家鼻孔也?介大师个中龙象直踞祖席。然绝不作拈椎竖拂恶套,偶然游戏濡吮辄擅第一。此幅自云效颦米家父子。正恐米家父子有未到处。所谓不恨我不见古人,恨古人不见我耳。口213听了他的老师张瑶星对髡残的高度赞扬,不难想象,周盼望着与髡残会面。从这个简单的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出髡残在年少时就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浪杖人把衣钵传给髡残,教他禅法,并为他取名法号大杲。这对于下面所要讨论的髡残与17世纪的另一位画家龚贤的关系至关重要。很明显髡残的禅师张瑶星非常尊敬他,不仅是因为他的禅师身份也是因为他的画家身份。髡残被人们描绘成一个献身于禅学、绘画和朋友的人。这篇传
7、记表明了髡残与小群人之间的关系密切,这些关系有助于阐明髡残的这三种身份,即佛教僧人、画家和朋友。二报恩寺在报恩寺里髡残被传授衣钵,这个寺庙对于他后来成为禅师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禅学有着深厚的影响,特别是在17世纪初它是禅学研究的中心。考察一下髡残入寺之前的报恩寺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髡残研究禅学时的环境。报恩寺最初是在公元3世纪修建的,坐落在南京城南山上,后来又几经破坏和修缮。明初改名为天溪寺。但是在1412年永乐帝Q402年-1424年)命令把它改建成宫殿的形式。1566年,寺庙遭到雷击,引起一场大火,烧毁了140个房间和走廊。L只有一座9层的宝塔和思过房完好无缺。1403年明朝首都从南京迁到北
8、京,寺庙的总部僧卢寺也被迁移了。但是一些附属机构仍然保留在南京的报恩寺。报恩寺仍然被当作皇室的财产,是南京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270到17世纪初期,报恩寺不仅是培养佛教弟子的地方,也是培养道家弟子和那些想参加科举考试的儒家弟子的地方。2105因而报恩寺仍然是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1564年冬寒山在报恩接任主持职位。作为明后期佛教继承人最后一位伟大的禅师和讲师,寒山去世后被授予第七任禅师。寒山对报恩寺的影响是极深厚的。他对报恩寺的修复工作起着主导作用。他和李太后关系密切(1556年-1612年),李太后是万历皇帝的母亲。1613年,李太后去世,随即万历皇帝为了纪念母亲命人重修报恩寺。2174修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髡残 和尚 画家 KunCanMan MonkandArt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