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佶词与道教文化之关系.docx
《论赵佶词与道教文化之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赵佶词与道教文化之关系.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论赵佶雨醐文化之关系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典型的亡国之君,北宋徽宗赵佶虽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却工于诗词书画,为艺术上的佼佼者,其词虽传世不多,但却有着十分重要的艺术、文化价值,赵佶词创作的文化背景中道教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词作的题材内容多涉及道教文化意象,其浪漫情调和既雍容艳丽又精致典雅的风格等皆与道教文化有着重要联系。赵佶;词;道教;文化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典型的亡国之君,北宋徽宗赵佶虽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却工于诗词书画,为艺术上的佼佼者,宋吴曾能改斋词话曾记:“徽宗天才甚高,于诗文之外,尤工长短句。T1(P418)赵佶词虽传世不多,但却有着十分重要的艺术、文化价值。宋代崇道之风盛行,赵佶本人又是
2、崇道的典型,其词作中必然也包含着深厚的道教文化意蕴,探讨赵佶词与道教文化的关系对更好地认识、欣赏赵佶词有着重要意义。一、赵佶词生长的道教文化环境任何一位作家都不可能脱离他身处其间的时代背景,而文化又是众多时代背景因素中对文学创作影响最为深刻的重要质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具体的时代文化环境决定着该时代一般作家文学创作的基本态势,至少,某一时期的文学创作都或多或少地打上这一时代文化的烙印。由此来看,了解赵佶词所生长的道教文化背景就显得极其重要了。道教自东汉末年产生以来,不断发展壮大,而且从南北朝起已有分化成民间道教与官方道教的倾向,唐代高祖、太宗借老子后人之名建立帝业,更是将道教推上极高的地位
3、。及至赵宋王朝,统治者依然对道教推崇备至,崇道之风有增无减。有宋一代道教极为盛行,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借助道教力量,以“真命”为其取代后周的行为制造“合理性”;太宗赵光义又因以弟继位,不合嫡长子继承制的祖制,而利用道土张守真制造神话消除其兄终弟及的不合理性,到了真宗、徽宗二朝更是达到两个高潮。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北宋一朝从上层统治者到下层官员乃至平民,无一不受道教文化影响,可以说,整个宋王朝长期沉浸在浓厚的道教氛围之中。身为最高统治者的徽宗赵佶更是长期深受道教文化的熏陶,事实上,他本人对道教的崇信早已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宋史本纪第二十二记载宋徽宗于宣和元年六月“诏封庄周为微妙圆通真君,
4、列御寇为致虚观庙真君,仍行册命,配享混元皇帝2(P404),后不但示意道录院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多次编修大型道藏,还听信道士林灵素“释教害道,今虽不可灭,合与改正,将佛刹改为宫观,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为德士,皆留发顶冠执简”的荒谬言论,改佛为道,易服饰,称姓氏,大量兴建宫观。续资治通鉴即记载:“徽宗宜和元年(1119年),乙卯,下令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之号。僧为德士寺为宫,院为观。3(P192)徽宗统治时期,道教几成国教,甚至要将佛教改为道教!道教文化不但对整个宋王朝影响至深,其文化中重享乐、“真快活”的“此岸性”倾向,观照自我人生的内倾性对宋型文化的
5、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赵佶词的创作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二、赵佶词题材内容上所反映的道教文化意蕴与中国人民族性中的务实精神相关联,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在其审美观念里,享受快乐和幸福成为其重要追求。然而,长生不老的“神仙”理想,既可以在“天宫”实现,也可以在现实世界的道教仙山或宫观来实现,这与其他宗教有所不同,显示出了道教文化的“此岸”性特色。受其影响,赵佶词不仅在其主要思想内容上基本保持对神仙世界向往的倾向,其题材内容多与道教仙人、仙宫或故事、传说等相关,多选取象征享乐与美好的神仙与仙境作为主要意象。如其满庭芳(寰宇清夷):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十万
6、钩陈灿锦,钓台外、罗绮缤纷。欢声里,烛龙衔耀,楠藻太平春。灵鳌,擎彩岫,冰轮远驾,初上祥云。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从兹庆,都俞麋载,千岁乐昌辰。4(P1164)全词记元宵佳节君臣宴乐,观灯冶游,展现的是“万宇嬉游,一视同仁”的祥和升平,写得雍容华贵,用极为精细的笔触将元宵佳节观“烛龙“灵鳌”等各式各样的明灯描写得蔓艳绮丽华贵,不歌而颂,将宫阙盛景,节日盛状描摹得简直如同一幅精致的工笔画。然细细品读,则不难发现,它不仅是对现实世界节日盛况的赞美,也是对道教神仙境界的憧憬,这种倾向使得其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带有浓重的道教文化气息。事实上,赵佶词中道教文化词语意象的使用
7、不在少数,如:“凤阙”、“端门”、“棚山”、“蓬莱”、“洞天”、“宝舆”、“金莲”、“银蟾”、“皓月”、“紫阙苕嵯”,“绛河”、“水精宫”、“金锁龙盘”、“玳瑁帘”、“玉钩”、“瑶阶”、“玉签”、“钧台”、“御炉”、“烛龙”、“灵鳌”、“龙楼”、“玉灯”、“蓬瀛”和“蕊珠宫女”等等,这些精工艳丽的意象不仅仅昭示了北宋宫延的豪华富丽,也与道教文化联系甚为紧密,例如:“蓬莱”即为道教“三仙山”之一,“洞天”亦是道教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即地上的仙山,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蓬瀛”即是“蓬莱”和“瀛洲”的合称,皆为道教的神山名。“灵鳌”则是道教神话中背负蓬莱山的
8、神龟。“蕊珠宫”亦可省称作“蕊宫”,是道教经典中所说的仙宫,“蕊珠宫女”则是居住在这神仙宫殿中的仙女。赵佶词中这些语词或与道教中的人物、故事、典故相关联,或是对这些人物、故事、典故的引用、化用,其所受道教文化影响之深可见一斑。可以说,这些道教文化意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赵佶词的文化内涵,增强了词作的感染力。另外,赵佶现存12首词中有4次写到梅花和杏花,分别见于声声慢(宫梅粉淡)、声声慢(欺寒冲暖)、眼儿媚(玉京曾忆惜繁华)和宴山亭(裁剪冰绡),并且都是用十分优雅轻灵的笔调对其进行细致描写,表现出无限的赞美、怜惜之情。这并非偶然之作,梅花与杏花不同于世俗中华贵的牡丹,它们不但形态清丽可喜,优雅动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赵佶词 道教 文化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