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画“执扇仕女”图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国画“执扇仕女”图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论中国画执扇仕女,图式一、中国画“执扇仕女”图式的起源同样用具有代表性的物品塑造人物身份的还有唐代张萱的捣练图,画面中宫女们各异的姿态搭配手中捣练不同阶段时使用的不同工具形成了一幅捣练女子淡雅劳作的造型,我们更是从中体验到了健康劳动之美。这时可以发现仕女手持物件上具有实用性,与画面内容相关联。而在周昉簪花仕女图中仕女则有的一手持拂尘一手轻挑纱衬,加上略微倾斜的姿态塑造出仕女休闲的生活常态。联系画面中仕女们手持物件或赏花或弄蝶等艺术图式造型,我们可以清晰联想到在日复一日这样的生活中,贵族仕女的内心深处必然充满了幽怨和无聊的情感状态。从这些仕女画作品中,可以了解仕女画画家们描绘女性手持物的发展体现
2、由单纯代表身份特质的装饰物开始转变表现画面仕女情感,同时更加紧扣画面主题,表现出贵族仕女生活中悠闲的意境。探讨历代仕女画作品,可发现女性形象手中所执物件或多或少有着一定的装饰作用,其中出现最多的便是扇元素,这与扇子出现息息相关。关于制扇技术运用,最早的作品有在东周、战国铜器中所描绘的长柄大扇子,此外还有在江陵天星观楚墓发现的木柄羽扇残片。这种长柄大扇也被叫做“障扇”,多为身份地位低或奴隶仆从的人所执掌,目的大多是为了给画面中人物障风蔽日,以表示主人公的权力与威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扇子的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扇子演变出不同的类别,例如“团扇”、“便扇”和“折扇”等。随着历史的发展,女性
3、在日常生活中被各种要求束缚,例如在礼记内则中就有记载:“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由此可发现扇的出现满足了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这导致扇子与女性之间开始产生联系。如在唐代词人杜牧的作品秋夕中吟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可发现扇子在世人眼中成为了刻画出少女种种情态或愁思的道具,画家受这一认知影响在绘画过程中通过刻画不同的扇搭配女性不同的体姿、手姿等形象不断丰富仕女画中女性的造型,通过女性执扇表现不但营造出女性娴雅文静的气质,还表现出女性独有的美。这促使“执扇仕女图式发展得到仕女画家的偏爱。历史上执扇仕女画中的扇多数是团扇为主,少部分画家会画折扇。其中团扇“圆如满月”的式样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4、尚圆的美学中,圆意味着“团圆美满、吉祥如意”之意,团扇造型寄意着和合欢乐的善美理想,深得女性喜爱。画家在描绘创作过程中女子手持团扇扑蝶、舞蹈、扑萤,从而赋予了女子的羞涩、妩媚、含蓄和朦胧等多样化的美感。不同的扇子种类的出现,使得画家装饰仕女执扇时扇面出现了变化。有的画家会采用填充或留白表达扇面,还有的画家会对画中扇进行细致的绘画,绘画内容与仕女整体造型相结合会加深绘画整体的意境。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扇子与仕女相搭配可以营造出性格更加丰满的人物造型。可见扇子逐渐成为了刻画女性形象的工具之一。所以在很多的仕女画中,“执扇仕女”图式成为常见的仕女画题材。这使得画家们愿意描写女子执扇时的各种姿态,可表现出
5、女性的温婉雅致,又可使得女性在画面中的闲逸柔媚。通过“执扇仕女图式更加多样的在绘画中表达出女性美的一面。二、中国古代绘画中“执扇仕女”的造型在我国的古代美术中“执扇仕妇”姿态并不固定,例如魏晋时代描画的女性大多是古代贤妇和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等,她们所执的扇多是当时流行的“羽扇”;而唐代流行“团扇”,当时艺术家展现的内容则是实际中的贵妇日常生活,通过刻画女性手执团扇进行纳凉、掩面等姿势,向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层女性们闲逸的生活以及纷繁的心灵天地;五代、宋时代,世俗、民间的女性主题也已开始大量存在于艺术家笔下,而此时女性手持扇也必然是为了满足当时市民审美;明、清时代,戏曲作品、传说神话故事中的各色女
6、性等已变成了艺术家们最喜欢创造的女性艺术形象,而仕女画的展现范畴也已由原来的贤妇、贵妇、仙子等,扩大到了不同阶级、各种身份、不同处境的女性,这时她们所执的扇种类也会多元化。如果按身份分类,我们就可以发现有的执扇仕女并不是画面的主题,多是身份地位不高的宫女在服侍画面的主人公;还有的仕女身份地位高,画面主题就是仕女本身,这时执扇的姿态更多地体现仕女本身的状态,更是凸显其气质。我们可以发现宫女执扇形象出现时大多并不是画面的中心主题,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丰富画面和凸显人物地位的配角。我们再对比身份地位高的贵女绘画时,我们会发现她的比例会比其他人大。例如唐代绘画作品树下仕女图,六合屏风各条线的主角都是同一个
7、装扮,容貌也一样的女主人公。其中一幅图绘画的内容是持扇小憩的造型。在山柳绿草青的盎然春色中,女主人公在男侍从的陪同下小憩,团的发髻松散,朱唇微起,体态丰满。她手执团扇,身体略微向前倾,眼神专注于团扇的顶端,似乎正要挥扇扑蝶。她身上有着富家女子的雍容和散淡,也有着寻常女子没有的百无聊赖的落寞。仔细观察画面线条随意洒脱,但却逸趣横生。我们除去对比画面仕女身份地位不同所造成的人物比例大小的问题,重点去观察仕女的持扇姿态,以及手中执扇的种类变化。可发现扇子在画面中是服务于画面主人公的,如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中执扇与拈花情节中,身份可以看出是一主一仆,执扇的侍女身份低于贵妇人,所以她位于贵妇人的身后。她的
8、衣着较朴素,姿态慵懒,将长扇倚在肩上的姿态我们可以感受到画面中侍女的疲惫。我们在观察画面会发现长扇的扇面被画家精细地刻画了牡丹的内容,与画面主题贵妇人头戴牡丹的造型相互呼应,营造出和谐的画面氛围。再举例他的另一个名作纨扇仕女图,就特意描摹了当时后宫里嫔妃们持扇的各类慵懒姿势,人们也能够透过画面中女性执扇的姿势,认识到了当时后宫里妇女在现实中的生存状况。其中人物画面手执扇子造型共出现了三个,分别是:女主人公执扇慵坐于椅上;女主人公绣案做工挥扇闲憩;还有女主人慵坐在靠背椅上,女侍者则执扇为其纳凉。在整个视觉场景画面中,仕女手执扇的扇功能首先作为祛暑纳凉的用具而存在的。画家亦通过女子执扇表现出女性的
9、羞涩优雅,营造出画面女性婀娜多姿的线条美。因此可发现团扇是女子在夏日中不可或缺的装饰物品,团扇和整个画面的环境产生了自然融合的和谐。宋代仕女画的人物造型更准确,比例协调。也是团扇或者说是团扇绘画艺术发展最灿烂的时期,保存下了大批精美扇面的作品,而这些扇面作品中有的描绘了执扇仕女的优美姿态。例如刘宗古瑶台步月图画面中的执扇仕女不是画面的中心,是服侍女主人公的侍女。侍女为恻身站立造型,团扇位于身前,半露出。手中的团扇材质用的是竹。整体色彩较为古朴,给人统一的感觉。仕女的姿态给人一直在认真服侍主人的感觉。明清时期,虽折扇开始渐执牛耳,但团扇却开始陷入“流行浸广,团扇废矣”的状况,但是执扇女性仍为文人
10、画家笔下的常见题材。这一时期的女性执扇种类不再拘泥于团扇,折扇也成为了女性手中的宠儿。如明代陈洪绶执扇仕女图中,女子所执之扇便有折扇与团扇之分。清朝时期的执扇仕女种类更加多样化。受当朝帝皇的审美影响,画中扇面的风格也会有所变化。有的大气清雅,有的雍容华贵,这些扇面变化可以更加凸显出仕女的气质。我们观察清代执扇仕女造型多数微微弯腰,手拿扇柄且扇面向下,使得仕女的形态表现是松懈的、柔弱的,氛围上就营造出一种有气无力的“病态美”。三、中国古代“执扇仕女”图式的意境我们通过观察历代的执扇仕女画风格和造型的变化,了解到女性审美艺术的变化。也可以从中了解到扇子的发展过程。从扇子的形制和扇面的变化中看出每个
11、朝代特有的审美趣味。在唐代人物画中,由于人物形象都是表现的主要主题,因此团扇在画面中发挥着很大的衬托功能,和画面中其他因素一起组成了整体的画面,并传达一定的寓意,大大丰富了整个画面的内容。唐代美术中的团扇有为皇帝“掌扇”的,妃嫔“障面”的,也有为费妇摆姿态以表示伤感与落寞的。由此可见在唐代绘画作品中,团扇的地位与影响已难以取代。仕女执扇的动态与神情使得画面增加了文化上的风雅意趣,也强调了个性。宋代在创作上承袭了唐、五代繁荣之势而又有革新,特别是在题材方面,其描写领域已拓展到史无前例的广阔程度。除了贵族妇女、神话传说中的妇女仍被描写之外,还增加了日常生活中最低阶层的贫寒妇女形象,说明这一时期画家
12、的视线更加关注现实。此时她们手执的扇对比唐代种类款式更加多样,扇面少了特别精细的刻画,更多的是竹面制作,但也有的会刻画部分植物花纹,例如刘松年宫女图中的执扇仕女。元代因为少数民族统治者导致大量文人不满,从而纷纷选择隐居山林,这些文人主要通过绘画山水画、写意画和高士图抒发内心情感,促使这一时期仕女画产生了衰退的现象。在为数不多仕女画中,画家取材未延续宋代广泛地展现不同阶级、各种身份、不同境况下诸多女性的传统,而是游离在现实生活之外,从历史叙事和文学中寻求表现主题。我们可以发现仕女身材修长,面容秀丽而端庄,造型比较飘逸。画面没有过多地去描绘整体的故事性,以简单的构图流畅的线条,通过疏密变化表现了“
13、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神态。画面中洛神的扇子种类为“羽扇”,通常用于表现仙女形象。扇面内容较为简洁,与整体画面相统一。明代人物的造型艺术,从宋代的具体现实主义逐步走向具有一些唯美主义色调的写意。仕女身体婀娜匀称,容貌有尊严清丽,手执芭蕉扇或羽扇,在言行之间都流露了古代女子的清雅恬静之美,在穿着贴体紧缩性好的明衣时,更增添了她们身体姿态的修长和优雅的风致。其曲线细劲而流畅,显得人物形象体态轻盈,给人以飘飘如仙的感受。仕女手中所执的扇面就与其清秀的面容一般,不给于过多地描绘,却为其整体的意境增加了一分文雅。清代是封建统治的高峰阶段,仕女图尤为盛行。当时的仕女画地位提高,其发展甚至在山水画、花鸟画等
14、题材之上,但仕女人物绘画形式呈现程式化,所描绘女性越发纤细,削肩细腰的特征不断加强,导致女性审美走向了“病态美工画作中的女性无论是历代记载的贤妇、现实中的贵妇、传说中的仙女或从军习武的花木兰、梁红玉等均具有着修颈、削肩、柳腰的身貌,长脸、子目、樱唇的容貌,整体女性形象呈现出风露清愁与黯然神伤的小家碧玉神态。相时应的观察画面女性拿扇的姿态大多使扇面向下,站立的人物造型也不如其他朝代执扇仕女一般有精气神,大多给人一种有气无力的病弱感。这和当时明代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有关,人们被控制了思想,画中仕女手中执扇却有气无力,再加上忧愁的面容更加为画面增加的悲愁的意境。总的来看,“执扇仕女图式在当时画家眼中是
15、对女性之美展现的一种很不错的角度。可以营造出更加富有美感的意境,强调画面中女性想表现出来的美。手持扇柄扇面向下容易使画面中容易表现出画面仕女的无力感,执扇掩脸则容易表现出仕女的羞涩,不同的执扇姿态加以神态的刻画又可以表现出女性妩媚、娇柔和温婉等多样化的美,也可以显示女性的优雅和高贵。仕女执扇的姿态就像画家将古代仕女生活中某一瞬间的真实再现,将她们的气质美与扇艺术融为一体,更加凸显出了其优雅的意境。注释任靖宇.中国古代女子与扇一挥扇仕女图和秋风纨扇图的题材比较J.美术向导,2009(03):85-87.肖东发.国画瑰宝:传世名画的绝色魅力M.现代出版社,2015.何静然.古代女性在扇诗画艺术中的传情达意J美术大观,2011(01):72-73.任靖宇.中国古代女子与扇一挥扇仕女图和秋风纨扇图的题材比较叫.美术向导,2009(03):85-87.曾小艺.唐代绘画中“团扇元素”的艺术图式及审美意趣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DOk10.27191ki.gjdtc.2019.000144.刘越.论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中的团扇J.艺术研究,2009(03):22-23.李,是.绘画中的女性形象J.收藏家,2009):3.肖东发.国画瑰宝:传世名画的绝色魅力M.现代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