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评对大众文化的影响-OntheInfluenceofMicroCommentonMassCulture_1.docx
《论微评对大众文化的影响-OntheInfluenceofMicroCommentonMassCulture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微评对大众文化的影响-OntheInfluenceofMicroCommentonMassCulture_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论微评对大众文化的影响OntheInfluenceofMicroCommentonMassCulture作者:顾春芳作者简介:顾春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原文出处:中国文艺评论(京)2020年第20203期第34-43页内容提要:本文研究网络时代的“微评”对文艺创作和舆论环境有可能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归纳了新媒体时代“微评”的不同形态和表达方式,以及它所代表的大众文化特点。在比较“微评”和传统评论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第三种评论模式”,以此深入探讨“微评”带来的“评论模式”“评论方法”“传播方式”的改变,其实质是“引发话语权力的重组”。本文还对新媒体、微评和资本有可能共谋的一系列潜在问题进行了
2、深入反思,对多元化的评论如何实现价值敞开和聚合给出了具体的思考。期刊名称:文艺理论复印期号:2020年06期关键词:微评/网络时代/大众文化/文艺评论/网络文艺标题注释:本文系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文学导论(项目编号15ZDB021)阶段性成果什么是微评?微评是网络时代评论和大众传媒迅速融和的一种短小凝练的评论文体,它是互联网界面时代网络公共空间互动的产物。因此,微评这一文体的出现和传播与互联网时代的大众文化关系密切。本文主要关注文艺评论和文化评论领域的“微评”对文艺创作和舆论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潜在问题的讨论。互联网解放了思考和写作的激情和条件,网络媒介的日益强势导
3、致了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文艺批评或评论大致有两个范畴:一是学者专家型的评论。对学者而言,要写出一篇专业的、学术性和思想性兼具的评论,需要相当的学养和较长的时间。一篇真正具有理论意义的评论文章,往往体现着学者自身一贯的学术思考。二是报刊媒体人的评论,因为长期浸淫于某个艺术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鉴赏能力,他们自然而然地介入文艺评论。这些传统型的批评和评论,是整体考验评论者才、胆、识、力的另一种文体,需要评论者相当的学识、见地和修养,并能够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微评作为迥异于传统评论的新媒体时代的评论形式,直接反映了媒介和知识爆炸所带来的大众对于社会和世界经验的变化,展现了潮涌而来的大量符号与
4、语码的热浪,模糊我们越过距离审视事物的视线0一、负面性和正当性的争议与对峙全球化时代,新的媒介方式创造了全新的认知艺术的途径和方法;加速了东西方艺术和现代艺术的互动和融合;艺术的边界被大大扩展,新的媒介方式催生了全新的艺术叙事和审美呈现尤其进入后现代之后,现代性的自反精神得以持续发作,去中心化、去权威化、消解文本和语言的口号已然为大众接受和推崇。虽然后现代本身遭遇到不同程度的诟病,它被认为是一种由碎片化的感觉、折衷的怀旧、拼贴组合的手法、可丢弃的拟像和杂乱无章的肤浅组成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深度、意义、连贯性、原创性和真实性等传统价值,一概被抽离或溶解在毫无意义的材料或符号的随机漩涡之中。但是
5、,这一观念依然伴随着媒介技术时代的到来而得以迅速扩张,这种扩张带来的结果有二:其一,艺术自觉或不自觉地谋求在更大范围上向大众文化妥协并和后者融合;其二,大众的身份从单一的接受者,变为更加主动的参与者和构建者,他们希望被赋予更多的权力和主导性。微评的大规模出场,反映了网络时代大众和文艺的关系,从单纯的审美与被动的接受,转向主体性的张扬和权力话语的争夺。今天,一个艺术作品最大的成功和危机可能不仅来自权威的学术评论,它所要面对的是公众批评的汪洋大海”。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微评,大约有以下几类:L微博评论(包括意见领袖”和“观众个体)、微博话题和微博热搜。2.电影类的微信公众号对于影评人短评的汇总,
6、微信朋友圈个人化电影评论等。3.豆瓣短评、豆瓣评分、豆瓣讨论区。4.猫眼、大麦、格瓦拉、淘票票这样的购票APP评论区等。5.短视频平台的评论区,如Bilibili,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Vlog式评论,弹幕和评论区;爱奇艺、腾讯、优酷等视频平台的评分、弹篇口评论区。6.知乎、天涯、虎扑等BBS式知识分享平台的融梗、叙事性的短评。这些平台每天催生并汇聚了海量的大众微评,无论我们如何看待这些评论的意义,无论微评本身是理性的或是非理性的,由碎片化的声音和言语所聚合的无形的“微评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事实,就其所造成的效应和所波及的范围,不啻为一个文化事件,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在新媒介和大众文化关系的文化批评理
7、论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指出了由娱乐和大众所主导的评论和对话方式在真理性、严肃性、公共责任方面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尼尔波兹曼认为19世纪印刷时代是相对理性的时代,电视传媒出现之后,声像取代书写的传媒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舆论的理性,他断言了碎片化的大众舆论给文明可能带来的灾难,这一言论同样也适用于呈现碎片化”形态的文艺或文化微评,他说:“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这一观点或许并非危
8、言耸听,因为碎片化的海量微评有可能淹没真正有意义的声音,淹没真正有价值的观点,最重要的是它有可能将一个社会本该具有的”思想的深度与理性的耐力消解殆尽。鲍德里亚认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信息越来越多,意义越来越少.这一观点指出,缺乏理性的对话可能会助长内容意义的虚无,某些特殊情境中的微评,还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催化和推动社会矛盾的加剧。维特根斯坦曾经提出“语言游戏”这一概念,他所指的是跳脱主流的评论游戏规则,呈现个体自由主义的色彩的言语方式,利奥塔进一步指出语言游戏”可以为了发明的快乐而玩一下:大众口语或文学所从事的语言骚扰工作中,除此之外又有什么呢?对于碎片化、娱乐化、非理性、发泄式的大众舆论的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微评 大众 文化 影响 OntheInfluenceofMicroCommentonMassCulture_1
链接地址:https://www.yzwku.com/doc/1054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