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三辩.docx
《蔡襄三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蔡襄三辩.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蔡襄于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三件事:一是他为范仲淹“越职言事”案作四贤一不肖诗以誉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而讥不能伸张正义反而投靠权贵的司谏高纳,这是见证他的凌然正气的;二是至今仍在便民利民的泉州洛阳桥,这是他任地方官时造福一方流传千年的颇具象征意义的政绩;三是以“苏黄米蔡”合称“宋四大家的他的书法苏黄米蔡”之“蔡”是蔡襄还是蔡京虽有不同看法,但史称“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书之”却是白纸黑字,有案可查这是体现他的艺术造诣的。近读宋史蔡襄传,读到他上疏宋仁宗时为“忠诚刚正”之谏官作充满睿智与正气的“好名”“好进”“彰君过”之辩,同样堪为其人生之一大亮色。事情发生在庆
2、历三年,即范仲淹“越职言事”受贬七年之后,“仁宗更用辅相”,罢吕夷简而起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亲擢(余)靖、(欧阳)修及王素为谏官”,“一日并命,朝野相庆”。此前作四贤一不肖诗的蔡襄“又以诗贺”,余靖、欧阳修及王素“三人列荐”蔡襄,“帝亦命(蔡)襄知谏院,这是“言路开”的一个良好开端,蔡襄为此而喜,却又深知“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恐“邪人”进馋,虑“正人难久立”,为“毋使”仁宗“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遂上疏仁宗,作此三辩:一为“好名”之辩。“好名”自有“沽名钓誉”之意,或日“好出风头”。易出此言者其实明白,在正派人心中,“正直”与“屈节”相对而扬名。犯颜直谏所“犯”之“颜”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蔡襄三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