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一、单元知识归纳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有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这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动物、植物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有些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蟠。3、“小水塘”的一滴水中有鼓藻、草履虫、钓钟虫、水蚤、轮虫等微生物。4、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5、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量五里。6、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银耳、
2、灵芝,把它们归为微生物,是因为它们的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7、通过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可以知道,物品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放置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不容易发霉。8、生活中常见的防霉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烈日暴晒、空调除湿、低温保存、消毒柜杀菌等。真窒包装使食物与空气中的菌类隔绝,防止食物被污染,便于长期保存。放干燥剂、空调除湿都是通过减少物品与水会接触来防霉;低温保存通过控制环境温度来防霉:烈日暴晒、消毒柜杀菌分别利用阳光、紫外线照射来损坏微生物的内部结构,以达到消灭细菌的目的。9、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它的“功”体现在制作馒头、面包时要用酵母菌来发面,生产调味品
3、时要用米曲霉、根霉等来使原料发酵,一些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使土壤变肥沃等;它的“过”体现在霉菌导致食物变质,流感病毒导致感冒等。10、英国细菌学家娼迪首先发现青霉素能杀灭一些细菌。之后,人们又利用其它微生物生产出多种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11、将疫苴注射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免疫力,是预防病毒性疾病强有力的科技手段。12、人们常用的消灭病菌的方法有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等。13、发霉是由霉菌的大量生长引起的。14、霉菌是一种微生物,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15、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片,发现上面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一个个规则的小室,他把它们称为细胞,细胞是构成生命
4、体的基本单位,细胞被称为构成生命体的“积木”。16、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17、要把自制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不可吃变质的酸奶等食物,否则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易患肠道疾病。18、许多传染病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如新冠肺炎。第二单元仿生单元知识归纳1.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人们从中获得很多启示。2 .公元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佩波斯提出猜想:截面呈正六边形的蜜镇(不留空隙,也不相互重叠)的蜂窝巢房,是蜜蜂采用最少量的蜂蜡建成的。这一猜想被称为“蜂窝猜想”O3 .人类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出各种人造物。这些
5、做法逐渐发展为一门从自然中学习,进而应用到工程技术中的学科一一仿生学。4 .蛋壳虽然很薄,但用手不能把1枚鸡蛋握碎;凸面朝上的蛋壳,不容易被下落的铅笔的笔头戳破;用4枚鸡蛋支撑起来的平板能够承受很重的物体。以上现象都说明了蛋壳能承受很大的压力。5 .生活中的拱形建筑有玉四,无梁殿里的排尬!迥是建筑上的拱结构等;使用了薄壳结构的建筑有国家大剧院、悉尼歌剧院等。6 .海豚在水里能够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波,声波遇到物体后会反射回来,被海豚的耳朵接收,海豚就能确定物体的理、大小和位置。海豚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7 .回声定位在潜越、医疗设备、雷达等方面有广泛的运用。潜艇的声呐系统利用声波对水下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五 年级 下册 科学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yzwku.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