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
《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腻烦与现代性兼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现代情感体验BoredomandModernityrModernEmotionalExperienceinNineteenth-CenturyEnglishLiterature作者:高晓玲作者简介:高晓玲,女,1974年生,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近期发表的论文有维多利亚时期文人的铁路焦虑(载外文研究2022年第1期)等原文出处:外国文学评论(京)2022年第20223期第200-219页内容提要:腻烦是古已有之的心理体验,在十九世纪成为知识群体关注的焦点。本文将腻烦概念置于当时的哲学、社会学
2、和文学语境中,考察西方现代转型对个体情感体验的微妙影响。哲学家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将腻烦看作无法逃避的生命本质状态,社会学家齐美尔则将其看作人们对待差异的麻木态度以及货币经济的必然结果。“游荡者”形象是腻烦在十九世纪文学中的人格化表征,情感教化和道德责任的培养成为当时解决腻烦的方案。期刊名称: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3年Ol期关键词:腻烦/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现代性标题注释: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维多利亚小说中的现代转型话语研究”(17BWWOO8)的阶段性成果。腻烦是消费社会和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种普遍体验,也是现代性的重要特征。根据牛津英语词典(C)ED)记载,腻烦首次出现在狄
3、更斯1852年发表的小说荒凉山庄中。女主人公德洛克夫人最常抱怨的就是“腻烦得要死(boredtodeath)。同时代的其他小说也经常出现以腻烦为主要特征的人物形象,他们大多出身贵族,衣食无忧,但生活乏味,精神空虚,缺乏热情。维多利亚文学研究通常关注这个时期的频繁社会变革引起的焦虑,与之对应的感受一腻烦却往往被忽略。然而,两者看似互不相干,实则同为西方现代转型带来的心理反应。批评家杰姆逊将腻烦称为现代世界最独特且最具象征意义的经验之一,并认为这种体验与维多利亚时代的都市生活密切相关。本文在梳理“腻烦”的概念史及其相关情感表达的基础上,将其重置于十九世纪西方的思想语境中进行考察。该时期的重要哲学家
4、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对腻烦本质的探究,社会学家齐美尔对腻烦和现代都市生活的关联性的认识,以及诗人波德莱尔对腻烦的书写为我们认识腻烦问题提供了多重视角。在维多利亚小说中,游荡者(O)形象成为腻烦的人格化表征,小说家通常将情感教化与责任意识视为解决腻烦问题的方案。一、腻烦的概念史腻烦,即无聊、倦怠、厌倦、乏味、无趣等,英文中的类似表达非常丰富,比如腻烦(boredom,ennui,blase)s淡漠(acedia,apathy,indifference,nonchalant).忧郁(melancholia)、抑郁(depression)、萎靡不振(atrophy,malaise).怠惰懒散(i
5、dleness,lassitudelinertia,languor)等等,这些词汇都从不同程度表达了消沉倦怠的精神状态。boredom虽然是维多利亚时期才出现的新词,但与之相关的情感体验却是古已有之。古希腊时期常用的表达是acedia,意为indifference”或apathy,即对任何事情都打不起精神的状态。古希腊修士埃瓦格里乌斯庞帝古斯(EVagriUSPonticus,345-399)列出八种损害个人灵性的恶念,其中就包括淡漠”。天主教徒通常称之为午间恶魔(noondaydemon),用于描述沙漠中的苦行僧侣所面临的魔鬼试探,因为正午的日光会让身体乏累饥饿,从而引发精神的颓丧倦怠,摧毁
6、人的意志力,导致灵魂堕落。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精神低迷的状态逐渐从宗教灵修语境中剥离出来,转向生理范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对melancholia(忧郁)的关注。英国作家罗伯特伯顿分析了忧郁症在医学、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将“忧郁”描述为一种挥之不去的不快情绪.十七世纪六十年代,法语中出现了表达腻烦的词汇ennui”,到了十九世纪初,该词成为法国文人圈的热词。作家福楼拜在写给路易丝科莱特的信中提到“腻烦的恶心(nauseaofennui)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在1852年9月12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已经非常彻底地了解了这句话的真理过多的自由会导致腻烦。这句话由德拉克洛瓦说出
7、尤显反讽,在他广为人知的代表画作自由引导人民中,自由女神高举三色国旗引领法国人民前进,由此自由通过该作品成为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有评论家指出,德拉克洛瓦体验到的是一种内在意义的危机,过多的自由如果没有转换为行动,会带来一种无意义感,使人质疑生活的目的。自由无疑是现代性的一部分内容,然而从暴力和混乱中刚刚冷静下来的法国人惶然无措,不知该如何运用这种向往已久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德拉克洛瓦所经历的腻烦具有明显的现代社会转变的普遍特征。波德莱尔则将腻烦情绪推向了高潮。在其代表作恶之花中,诗人用一系列意象形容腻烦,如忧郁、痛苦、邪恶、恶魔等等。在开篇诗歌致读者中,人类社会被喻为充满罪恶、污秽的动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腻烦 现代性 十九世纪 英国文学 中的 现代 情感 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