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游憩空间特征与休闲体力活动的关联性研究——以广州中心城区的6个游园为例.docx
《绿色游憩空间特征与休闲体力活动的关联性研究——以广州中心城区的6个游园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游憩空间特征与休闲体力活动的关联性研究——以广州中心城区的6个游园为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绿面瞬空间隅正与休闲体力活动的关联性研究一以广州中心城区的6个游园为例引言:全球城市化率随经济发展而提高,现代生活方式使居民体力活动不足,慢性病发病率渐涨,已有研究显示公众健康水平可随体力活动水平同步提高同时,城市的快速扩张引发了用地紧张和生态环境受损等问题,于是规模小、选址灵活且备受居民青睐的休闲体力活动开展场所游园类绿色游憩空间3成为缓解上述矛盾的方式之一,因此对游园的空间特征与休闲体力活动的关系进行研究有重要实践意义。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中国“南大门”广州,雨量丰、日照足的海洋性气候是其绿色游憩空间发展的基础,其中心城区现已建成多样化的绿色游憩空间4。截至2021年底,广州常住人口18
2、81.06万人,建成区绿地率38.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2m2o故以各方面具有一定典型性的广州为例,对其中心城区内游园的空间特征与休闲体力活动的关系进行考察,既可为广州绿色游憩空间体系的规划发展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又可为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1 .国内外相关研究游园类绿色游憩空间指用地独立,内部空间及设施可供居民就近开展日常锻炼、社交娱乐等活动的绿色空间。休闲体力活动是人们闲暇时开展的因骨骼肌收缩而消耗能量的一切身体运动,如散步、跑步和打太极等。休闲体力活动因强度适中和对场地要求较低而成为提高健康水平的较优手段(DUnn等,1998),且主动干预建成环境是促进休闲体力活动发生的一种有
3、效方式,故二者的相关性己成为国内外的跨学科研究热点之一。国外对上述二者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1977年Bronfenbrenner提出并运用社会生态模型后,在欧美国家掀起研究建成环境与休闲体力活动关联的热潮。国外现已形成较完整的研究体系且所获成果颇丰,内容上,运动科学、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以促进休闲体力活动发生为主题,针对不同人群展开研究;方法上,己转为定量与客观地测度绿色游憩空间和休闲体力活动,前者测量方法有GIS、现场评定等,后者多用加速度计、计步器等手段。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基于我国实情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尚少。内容上,建筑与规划领域多关注城市尺度下绿色游憩空间的服务能力、公平性与系统结构,景
4、观领域多研究微观尺度下绿色游憩空间的植被、绿化率、可视度等要素与休闲体力活动的关联。方法上,常用IPAQ问卷、GPS追踪等测量休闲体力活动,以现场观察、电子地图和GIS等手段测度绿色游憩空间。主客观方法结合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但技术受限、成因复杂和样本差异等原因使中小尺度的针对性研究不足,故绿色游憩空间与休闲体力活动的关系与作用机制尚无定论。同时,国外相关研究虽较成熟,但因研究对象、文化和城市建设等差异,我国研究需谨慎借鉴,应努力构建中国式相关研究体系。空间句法(SPaCeSymaX)现被广泛用于多尺度空间特征认知,剖析空间之间的关联及其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动态背景而与之发生的复杂联系,可对空间
5、现象、历史演变等进行定量研究。其主要变量整合度(IntegratiOn)可描述一个空间集合中某空间同其他空间的关联度,选择度(ChOiCe)表征某线段被最短路径所包含的可能性,标准化的上述变量可减弱不同系统的空间隔离以便对比56o综上,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及POI等方法提高样本数据量与覆盖面,探讨:(1)广州中心城区游园的几何特征及街区组构特性;(2)样本中休闲体力活动特征;(3)游园的空间特征与休闲体力活动的关联性。2 .绿色游憩空间街区组构与几何特征本文所指广州中心城区即荔湾、越秀与天河三个行政区,东起科韵路,南沿珠江,西达珠江东大桥,北至环市西路-广园快速,总面积
6、71.06km20为降低游客影响,在该范围内避开热门景点和综合公园,以6个有一定典型性的游园为研究对象,其中越秀区含4个,2个属天河区。需指出,荔湾区内的3个游园因位置较偏、布局分散且易受综合公园影响而不选取。2.1 研究对象的街区组构特性句法理论核心“组构”指一组关系中的各部分之间有复杂关联。为探究样本的街区组构特性与休闲体力活动的互动规律,本文自样本游园边界起按100om半径划定其街区范围,以500m,1000m,3000m和n为半径进行研究。以Depthmap分析中心城区线段模型后截取样本街区,用标准化角度选择度(NACH)和标准化角度整合度(NAlN)对样本所属街区的组构特性进行考察。
7、NAIN-Average显示样本在街区内的可达性整体随分析半径扩大而略增。东濠涌绿带和五仙观前广场的街区可达性较高,江月园最低;且永安横街南绿地、江月路交叉口绿地和东濠涌绿带之NAlN-AVerage的多尺度变化较缓,五仙观前广场及体育东休闲带之值于IOoOm和300Om半径陡增,即前三者的多尺度街网过渡较好,后者慢行尺度的街网与其他空间缺乏过渡。NAlNMaXimUm所示整体趋势同前一致,永安横街南绿地和江月路交叉口绿地之街区可达性较弱且数值增长较缓,二者与多尺度空间的联系较稳定,可达性随分析尺度扩大而增加。各尺度下游园紧邻道路的NAlN值多分布于中、高值段,1000m半径下高值段道路数占比
8、最高,而后总体趋于下降。NACH-Average说明6个游园在步行尺度的穿行度相对更高。体育东休闲带邻接道路穿行度整体较低不易被经过,五仙观前广场和永安横街南绿地相接道路之值变化较缓,二者可能与各尺度街网过渡较好。样本邻接路之NACH-Maximum总体随分析半径增加而略降,除体育东休闲带和东濠涌绿带之值趋于上升且同街区范围外街网联系较强外,其余游园的步行尺度穿行度较强。观察发现各尺度下样本邻接道路NACH值多分布于高值段,且随分析尺度扩大而趋于中值段。即样本整体穿行度中等偏高,集聚步行尺度的穿越性人流潜能较强,与街区范围外街网的联系较弱。2. 2研究对象的几何特征经实地调研,整理样本的几何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游憩 空间 特征 休闲 体力 活动 关联性 研究 广州 中心 城区 游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