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宾何以封神-——基于景德镇风火仙师传说个案的方法论反思.docx
《童宾何以封神-——基于景德镇风火仙师传说个案的方法论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宾何以封神-——基于景德镇风火仙师传说个案的方法论反思.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童宾何以封神基于景德镇风火仙师传说个案的方法论反思WhyCanTongBinBeaGod?MethodologicalReflectionsBasedontheCaseoftheLegendoftheWindFireImmortalMasterinJingdezhen作者:胡蓉作者简介:胡蓉,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3)o原文出处:民俗研究(济南)2020年第20204期第74-84页内容提要:明代以前,景德镇并无风火仙师传说的记载。明清以来,文人士大夫为了振兴官窑的瓷业,以明万历年间童宾投火祭窑事件为蓝本,在传统冶炼人祭主题的基础上,建构了风火仙师的形象,并
2、大力推广。经过文字的传播和象征物的塑造,至清中后期,风火仙师已成为景德镇家喻户晓的神明。时至今日,景德镇民间留存的风火仙师文本多以唐英的火神童公传为源,足见清代督陶官员唐英及其文学作品给予童宾形象重塑的功效。伽达默尔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前见”观念,开启了作者与创作文本互动性命题的关照。基于此观念,唐英在风火仙师传说个案中的历史视域得以进一步呈现。期刊名称:造型艺术复印期号:2021年02期关键词:童宾/人祭传说/母题/唐英/文化建构DOI:10.13370ki.fs.2020.04.008-有关童宾传说的研究风火仙师童宾,是景德镇地区所崇拜的窑神之一。目前,国内学界在以景德镇为区域范围的
3、传统瓷业文化史研究中,多以关注风火仙师等行业神历史与瓷业经济、社会T亍业、民间信仰等命题为主,其研究路径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从瓷业与地方社会关系的视角分析,阐明景德镇地区的行业神信仰对地方社会控制的有效性。刘朝晖在博士论文中对官方介入风火仙师崇拜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苏永明则强调通过风火仙师崇拜达到对明清时期景德镇各类行帮的管控目的。再者,陈靖、詹嘉、王小军、李兴华等人的研究都以历史文献法阐述景德镇地区瓷业神灵的发展历史及社会功能,其中前两位还对风火仙师神化立祠的过程进行文献考据,并以翔实的史料证明童宾被塑造”的历史过程。另外,聚焦于风火仙师童宾的个案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大体从图像学、比较文
4、学以及符号学等理论视角梳理童宾封神的“历史材料。纵而观之,通过文献探讨风火仙师与行业神的关系,已然成为研究景德镇地方社会史与民间信仰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笔者认为文献称4自身存在着或残或缺的局限性。目前研究者以清代文献为主进行分析,无法客观”地显示明代发生的童宾投火及封神历史本真。研究者在运用风火仙师传说的文献材料时,仍然存在着版本之间的差异性。另外,早在20世纪90年代,刘毅便开启了对国内行业神传说和窑神崇拜历史的研究,其研究对童宾封神传说所涵盖的人物神与殉窑神话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宗教人类学、民俗学等研究常将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划分为人物神(或人格神)与自然神。笔者也认同多数研究提出的将风火
5、仙师童宾归类在行业保护神或人物神的范畴,并以此探讨风火仙师与整个行业神体系,以及景德镇地方神灵信仰体系的建构关系。比如,在对景德镇陶瓷传说及行业保护神的相关研究中,龙红针对造物设计主题及传说内容的研究,提出一个传统性的命题人殉是决定造物工艺传说的关键要素。该文明确了行业保护神、造物工艺以及人殉传说的研究思路,对本文的个案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综上所述,风火仙师个案研究所依据的文本文献与民间传说之间的关系并未被全面揭示出来。因此,本文将工艺传说与风火仙师童宾个案进行视域融合,结合民间文学及民俗学所关注的人殉主题、人祭传说,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文本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推动该个案研究从方
6、法到理论的反思。首先,笔者以工艺传说为视角,把童宾的“历史信息置入人祭母题及其功能的范畴中进行分析,以阐明工艺行业中存在的人物神及人死封神传说的象征意义;其次,在投火的叙事命题下,笔者把童宾化神的故事过程分解为数个更小化的单元母题,结合现存文本进行历时性的对比分析,从而解决童宾封神传说的清代文本起源性问题,同时通过对文本比较和童宾投火功能性的再解读,指出历史人物唐英及其作品对童宾形象重塑的重要作用。最后,笔者将对风火仙师传说研究的文本局限性加以反思。二、童宾封神的传说在古代中国,包括瓷器在内的青铜器、铁器、砖瓦等烧制器物”的生产制造基本依赖于手工的把控。明清两代景德镇官窑曾多次修缮瓷业神祠,某
7、庙碑记曾提到“夫天地间生育民物惟五行,五行之运各有神司。陶司于火,取成于烈焰锻炼之中,入奚容其力,非神之功,其曷能济。可见,陶瓷工艺行业对神佑十分看重。据景德镇陶录记载,只有清代的景德镇官窑设有供奉风火仙师童宾神位的“佑陶灵祠”,这说明童宾是在清代获得官方重视的,且有清代诗歌陶阳竹枝词为证。二者皆说明当时景德镇民间有夏初“拜风火仙”的习俗。陈连山在再论中韩两国陶瓷、冶炼行业人祭传说的比较一文中把人祭”界定为献给神灵的“祭品”以获得神佑的宗教习俗,并对陶冶人祭传说”这一S题进行研究。他表示有必要“用人祭这种原始信仰来解释此类传说中神奇情节的根源,以及人祭传说在中国社会各种主要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变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何以 封神 基于 景德镇 仙师 传说 个案 方法论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