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含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标解读内容要求教学目标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知道南朝速亡的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等史事1 .通过研读史料和教材内容,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掌握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了解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通过学习南朝的统一,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2 .通过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了解隋朝大运河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通过研读相关史料,了解大运河开通的原因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
2、国情怀)3 .通过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通过学习隋朝对选官制度进行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认识到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4 .通过研读史料,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和标志;通过分析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教学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那是谁?又是在什么时候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
3、学习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二、探究新知(一)隋的统一展示材料:材料一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的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材料二冀州谷薄,市井多奸诈,雯(jibng)为铜斗铁尺,重之于肆,百姓使之。隋书赵观传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讨论下列问题:(1)隋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的姓名、都城的位置、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及统一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说说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统治。这些措施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影响?师生归纳:(1)时间:581年;开国皇帝:杨坚(隋文帝);都城:大兴:统一时间:5
4、89年;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2)措施: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二)开通大运河1 .展示材料:隋朝都城大兴位处偏西,粮食供应困难。605年,隋炀帝兴建东都洛阳,次年,迁都洛阳;同年推动大运河的建造,以使从南方漕运粮食到北方,同时在洛口、回洛等地兴建大粮仓以备荒年时使用。迁都凿河,还可以掌控关中政治中心与燕、赵、辽东等军事地区的运输,便于对东北用兵。教师提问:根据材料,
5、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分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提示:经济方面: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南粮北运,解决粮食问题;政治方面: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也便于对东北用兵。2 .多媒体出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完成隋朝大运河示意图。3 .教师点拨:(1)强调大运河的特点:“一个中心两个点,联通五河分两段。”(2)开凿条件: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以己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4 .展示材料:材料一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皆脂是此河。一唐李敬方汴河直进船教师提问:根据材
6、料和教材相关内容,评价大运河开通带来的影响。提示:(1)积极影响:经济上: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带动了沿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一方面,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使南北物资互通有无,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造福至今。政治上:大运河的开通,有助于隋朝控制江南、稳固统治,从而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起了重大作用。(2)消极影响:开凿大运河加重了人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给百姓带来了苦难,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的灭亡。(三)开创科举取土制度1 .多媒体出示词汇:金榜题名;名落孙山;十年寒窗;连中三元;一举成名。教师提问:从上面一组词汇中,你能猜到这是我
7、国古代的哪种选官制度吗?提示:科举制。2 .展示材料: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选官的标准有什么不同?提示:选官制度选官依据用官方法影响九品中正制门第高低按门第高低授官权贵垄断官员选拔权科举制学识高低按才学高低授官扩大了官员选拔范围3 .教师提问:这种新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取土有什么积极作用?提示: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
8、权力,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教师过渡:繁盛的隋朝为什么很快走向了灭亡?(四)隋朝的灭亡1 .展示材料:材料一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材料二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概括隋亡的主要原因,并指出隋朝
9、灭亡的标志。提示:(1)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2)隋朝灭亡的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2 .展示材料:材料一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一明于慎行谷山笔廛材料二隋大业三年(607年)和四年(608年),炀帝两次派朱宽到流求。大业六年(610年),炀帝又派陈棱、张镇周率万人前去。他们从义安(广东潮州)出发,经高华屿(澎湖花屿)、龟鳖屿(奎辟屿)到达流求。流求人看见船舰,以为他们是商人,都去做买卖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
10、三大业初,炀帝潜有取辽东之意,遣(元)弘嗣往东莱海口监造船。诸州役丁苦其捶楚,官人督役,昼夜立于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无不生蛆,死者十三四。唐魏征等隋书卷七四酷吏传元弘嗣教师提问: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客观评价隋炀帝?提示:隋炀帝虽说是公认的暴君,可他通音律、善诗赋、治军旅,绝非一般昏君可比。他开运河、修驰道、建东都也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大运河就“功在千秋”;他还创立进士科,使科举制正式确立,影响深远。所以我们在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一定要全面、客观、公正。赵州桥3.课后活动: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高超。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请查
11、阅资料,并对照右图,分析赵州桥的特点。学生交流回答。三.课堂小转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在它短短37年的统治时期内,实现了国家统一,开凿了大运河,创立了科举制度,促进了经济繁荣和国家政治的发展。但也因二世暴政而亡。隋朝的短暂历史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文武之道,有张有弛。只有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定,国家才能强大,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板书设计隋朝d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d隋文帝卜-通过考试选拔人划 励精图治,经济繁荣 r开凿运河,贯通南北I隋炀帝创立科举制IU统治残暴-1(繁荣一时L世而亡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处于主体地位的。通过图片、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大运河的线路、开通的原因及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科举制的创立过程,体会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体会科举制对古代、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制,还是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等,都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通过课堂归纳总结,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出作为统治者应该如何施政和做人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