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符号学与电影意象论比较研究-——探寻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的基石.docx
《电影符号学与电影意象论比较研究-——探寻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的基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符号学与电影意象论比较研究-——探寻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的基石.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电影符号学与电影意象论比较研究探寻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的基石AComparativeStudyofFilmSemioticsandImageTheory:AnExplorationoftheTheoreticalFoundationofChineseFilmSchools作者:潘源作者简介:潘源,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原文出处:艺术评论(京)2019年第201910期第42-55页内容提要:西方的电影符号学主要以语言作为参照研究电影的符号特征,把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符号系统和表意现象进行研究,使西方电影理论步入现代阶段。然而,若为电影总结一套类似于自然
2、语言的词汇系统和语法规则,忽略电影艺术主要通过影像表意、叙事的感性特征,则难免陷入研究的瓶颈。电影意象论基于中华文化深厚的理论资源,强调“立象以尽意”“喻意象形”等传统美学理念,融合具象与抽象、理性与感性的思维模式,不但契合电影“以象表意”的媒介特征和创造法则,而且能够凸显电影艺术的美学特质,从而构成“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设的重要基石之一,彰显中国电影学派的学术品格与民族风范。期刊名称:影视艺术复印期号:2020年01期关键词:电影意象论/电影符号学/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标题注释:本文系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14)的阶段性成
3、果。符号和意象都是承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藉以交流知识、思想和情感。包括电影在内的任何传播媒介都需借助某种符号或意象将艺术信息传达给受众,并通过受众的读解而产生意义与价值。在西方,语言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思想通过语言得以显现。因此,对于西方学者而言,一切非语言学的符号系统都有赖于纯语言,结构主义语言学应当成为一般符号学以及艺术符号学的蓝本1。所以,语言分析方法成为西方学界认识和理解电影表意系统的主要路径。然而,中国先贤曾经指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提出“立象以尽意2,这使中国学者在研究与阐释以象表意”的电影艺术时很少借助语言学的抽象概念和规则,而是直接探讨电影的具象表意机制,构建电
4、影意象论。应该说,中西不同文化渊源和学术视角下的电影理论各具特色,反映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不同取向,但两者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且具相融共通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在比较与分析的基础上汲取西方电影研究成果中的有益养分,同时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构建葆有本土特色的电影理论体系,形成能够与世界对话的标志性电影话语,以此夯实中国电影学派建设的理论根基。一、西方电影符号学的沿革及困境符号是指代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学则研究符号的意义、本质、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使用符号的法则。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和美国逻辑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符号学思想,成为电影符号学的主要理论
5、来源。1964年,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安麦茨在传播学刊发表了电影:语言还是言语,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为基础,首开电影符号学之先河,把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符号系统和表意现象进行研究,使西方电影理论步入现代阶段。(一)以语言分析为重的电影符号学语言在西方哲学中居于核心地位。海德格尔曾提出语言成为存在之家园”3,杜威明言吾谓思维无语言则不能自存4,卡西勒将语言当作人类文化这一符号世界的关键,索绪尔则主张通过语言研究达成符号学之自主地位。因此,麦茨认为,以往的电影语言研究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研究者仅在比喻层面将电影作为语言,并未涉及语言学的任何I成果。正因如此,麦茨运用索绪尔的语言学模式和概念对电影进
6、行研究,探索电影产生含义的各种过程。他认识到,电影影像的能指和所指几近合一,并无自然语言音素和词素那样的双重分节,所以更接近于句子,而非指向单一的字词,故而从电影句法角度提出非时序性组合段顺时序性组合段旃亍组合段插入组合段描述组合段叙事组合段”“交替叙事组合段线性叙事组合段”八大组合段,用以分析影片的叙事结构。与麦茨不同,意大利导演及理论家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认为电影语言拥有“双重分节,即影像一符号和影素。他发表了诗的电影(1965)和现实的书写语言(1966),尝试建构电影语言文法,提出电影的再生产(或拼字)语式名词化语式修饰语式和口语化(或句法)语式,从象征、省略、隐喻和换喻等修辞层次考察电
7、影形式。英国电影理论家彼得沃伦则借助皮尔斯范畴论中的三分法,在其著作电影的符号和意义(1969)中将电影符号分为象形、指示和象征三类,并把影片归入不同的符号体系。20世纪60年代末,意大利符号学家刻白托艾柯发表了电影符码的分节(1967)和不在的结构(1968),并在70年代出版了符号学理论(1976)一书,将影像当作符号,将决定符号功能的条件看作是符码,并对电影符码进行三重分节,即将单个视觉画面分为象形图像、象形符号、象形意素三节,再将连续画格组成的历时性段落分成动态图像、动态形素和动素,并提出感知符码认识符码传输符码情调符码形似符码图示符码体验与情感符码修辞符码风格符码和无意识符码”十大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影 符号学 意象 比较 研究 探寻 中国电影 学派 理论 建构 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