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程.docx
《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程.docx(5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程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程1新建标准茶园技术规程一、园地规划茶树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其经济年龄均可达四五十年以上,甚至更久。在合理进行园地规划与设计时,要严格以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学规律为依据,根据茶树生育规律及环境适应特点,在规划中需按照实际情况,对区块的划分、道路网、排灌系统、行道树、防风林等的设置进行全面考虑。详细调查种茶地段每个山头的土壤、地势、地形、水源和林木分布情况,绘制草图制订好综合治理规划Q力求把茶、林、渠、道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与整个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相联系,又能适应机械化,便于茶园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园地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园地选择、园地区块规划、道路网、排
2、蓄水系统、防护林的设置等。(一)园地选择茶树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喜欢温暖气候和酸性土壤的特性。在进行茶园园地选择时,宜选择山地和丘陵的平地和缓坡地,附近有较丰富的水源,周围生态环境较好,地域年降水量120()毫米以上,年均温大于1()度,活动积温在350()度以上。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非石灰岩发育成土。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全氮含量0.1%以上。土壤为壤土、砂壤土或粘壤土,土质疏松,结构良好,土层深度在LO米以上,地下水位在().8米以下。新开垦的结构差、肥力低的荒地,宜先种植绿肥以改良土壤。一般山高风大的西北向坡地或深谷低地,冷空气聚集的地方发展茶园,
3、易遭受冻害,而南坡高山茶园则往往易受旱害。坡度在25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地都可种茶,特别以1020坡地起伏较小较为理想,使用乘用式茶园管理机械的标准茶园要求茶园倾斜度应小于5度(8%)。除气候、土壤及地形地势条件外,为使达到能生产绿色产品或有机(天然)产品的环境要求,茶园周围至少在5千米范围内,不能存在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矿山等;空气、土壤、水源无污染,与一般生产茶园、大田作物、居民生活区的距离在1千米以上,且有隔离带。(二)土地区块规划新垦茶园的荒山地形一般比较复杂,在准备开辟茶园的地段范围内彳主往山势高矮、坡度大小、土壤条件和小气候等都有差异。因此必须做好规划,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土地,凡是坡度
4、在30度以内,土层深厚,土壤酸性,比较集中成片的地方,可划为茶区,把宜茶土地尽量建成茶园;坡度过陡和山顶、山脊宜划为林、牧区;居住点和畜圈附近比较平坦的地块,可种植蔬菜、饲料等作物;沟边、路旁和房屋前后要多种树木。茶区面积较大的,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应根据地形、地势的具体情况,分区划片,合理布置茶行和茶树品种,注意经济用地,修建房屋、道路和排蓄水系统,尽可能少占好地。(三)道路网建设为使茶园管理和运输方便,应根据需要设置不同规格的道路。茶园的道路分为干道、支道和步道,互相连接组成道路网。干道是连接各生产区、制茶厂和场(园矽卜公路的主道,要求能运行汽车和拖拉机。一般路宽89米,纵向坡度小于6度,转
5、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15米,能供两辆卡车对开行驶。支道也是茶园划分区片的分界线,其宽度以能通行手扶拖拉机和人力车为准,一般宽4-5米。步道是茶园地块和梯层间的人行道,宽2-3米。实行机耕的茶园要留出地头道,其宽度为2.53m,以供耕作机械掉头之用。进入茶园路口的倾斜角度,从公路到茶园的入口道路应尽量减少台阶或者做成小于15度的缓慢坡度。地势起伏不大的,最好沿分水岭修筑干道,山势较陡的宜在山腰偏下部修建干道,路面中间宜略高,两旁要有排水沟,并修好涵洞,以免雨水冲毁路面。坡度较大处的支道、步道修成“S字形缓路迂回而上,以减少水土冲刷并便于行走。坡度在10度以下的缓坡步道不必修”S”字形而可开成直道
6、。总之,茶园道路的设置,要便于园地的管理和运输畅通,尽量缩短路程,减少弯路。为了少占用土地,应尽可能做到路、沟相结合,以排水沟的堤坎作道路。据各地的经验,道路以控制在占场地总面积的5%左右较为适宜。茶园开垦之前就要划定支道、步道的位置,然后边开垦,边筑路。如果修好梯地之后再筑路,就容易打乱茶行,毁坏梯地,造成损失。茶园的划区分块常以道路为界线,目的是便于管理。可根据茶园面积及地形情况,将全部园地划分为若干生产作业区,作为一个综合的经营单位。每个生产作业区,又可按自然地形或将地形有明显变化的地块分别划分为若干片。每片以茶园面积大小,再划分为若干块。划片是为了便于田间管理和茶行布置,如一个独立的自
7、然地形或一个山头,能够划成一片。在一片茶园中又可分若干块,这对茶园地块的定额管理,以及产量、肥料、农药等各项指标和措施的落实都是必要的。平地和缓坡地的茶园地块,应尽可能划成长方形或近长方形,适当延长地块长度,以利机械操作。确定茶园地块大小,主要从茶园管理是否方便,地形条件是否复杂进行综合考虑,一块茶园的面积,从机器运进或运出的劳动力来考虑最低需要集中30亩左右为宜。(四)排水蓄水系统茶园多在山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茶园遇多雨季节,如不能及时排水,常常会冲垮梯级,流失表土;地势低处又易渍水,造成茶树湿害。因此设计新茶园时,水利设施既要考虑多雨能蓄,涝时能排,缺水能灌,又
8、要尽量减少和避免土壤流失。根据多年来群众的实践经验,掌握排蓄兼顾的原则,建立一套设有隔离沟、纵沟、横沟沉沙坑、蓄水池组成的排水、蓄水系统,既可防止雨水径流冲刷茶园土壤,又可蓄水抗旱和解决施肥、喷药用水,这样就可变水害为水利。茶园沟道设置:隔离沟又称拦山堰、截洪沟,设在茶园上方与荒山陡坡交界的地方,其作用是隔绝山坡上的雨水径流,使之不能侵入茶园,冲刷土壤。隔离沟深、宽各70-100厘米,横向设置,两端与天然沟渠相连或开人工堰沟,把水排入蓄水塘堰,以免山洪冲毁山脚下的农田。纵沟顺坡向设置,用以排除茶园中多余的地面水。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山溪沟渠,不足时可再修一些。纵沟可沿茶园步道两侧设置,要求迂回曲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 茶园 建设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