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舞仪式化人文精神特征研究.docx
《狮舞仪式化人文精神特征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狮舞仪式化人文精神特征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狮舞仪式化人文精神特征研究摘要:席狮舞是客家人融合了民俗仪式和大众化表演于一体的民俗仪式性活动,本文通过对梅州地区的席狮舞进行分析研究,使人们认识到这种仪式性的民间舞蹈形式,不仅体现了客家人孝悌的个人社会价值观,也是客家人凝聚亲情与团结社会族群的行为方式和族群相处之道。在长期的生活中,它成为客家人孝亲祈福、心灵慰藉、娱乐娱人的一种特殊仪式符号。关键词:席狮舞;人文精神;仪式符号客家民系是汉民族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分支,客家人的民间信仰也是多元的。在客家民系长途迁徙的过程中,为了不断改变自身生存环境,就难免使自身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当地的文化习俗融合,逐渐固化为独特的客家民间习俗。在各种习俗
2、活动中,客家人在老人过世后,为亡人超度的民俗科仪香花佛事则伴随生活的需要逐渐发展起来。“香花”在客家人的民俗认知中有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之分,广义上的香花可以指不必受戒可成家的职业化宗教神职人员,也可以是民间寺庙中世俗化生活的代称,也指在民间风俗活动中独具特色的佛教超度仪式。狭义上的香花主要指香花佛事,即在丧俗活动中通过特定的仪式活动表达对亡人的哀思与悼念,并通过说唱佛经故事、佛教人物等,宣扬佛法哲理并结合念佛经、颂佛号和法器表演的形式来劝后人为人向善、育人愉人。这些融合了佛教道场仪式和大众化表演于一体的仪式性活动,主要有席狮舞表演、打镜钱花、鲫鱼穿花等。这些带有民俗仪式的民间舞蹈表演主要是为了
3、表达对亡者忏悔、追福,同时安慰生者接受现实、安心生活。为了使后辈儿孙不至于因失去亲人过度悲伤,表演中常带有诙谐、逗乐的场景,以转移生者的哀痛之情。舞蹈的存在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精神需要密切相关,客家地区民间习俗也是客家民系这一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风尚习俗。席狮舞结合了二者的共同特征在客家地区以一种仪式符号的方式存在,因此,对这种符号的解读就必须从舞蹈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的视角去全方位审视,才能够理解与体会客家民俗舞蹈席狮舞的精神内涵及客家文化因子。一、席狮舞的形式特征席狮舞,客家人也叫“打席狮”,是中原地区的先民带来的佛
4、家文化与客家民俗文化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在客家人的文化信仰中“狮龙入屋,买田做屋”,舞狮不但能驱邪,还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安康。南方的民间传统文化中视狮为祥瑞,遇到大事时候舞狮即为送瑞,象征吉祥如意、瑞气临门。因此“席狮舞”这种既简单又十分契合客家人文化需要的民间舞蹈形式在客家地区流传开来。“席狮舞”在表演时,由众僧人敲击锣鼓作为伴奏。一僧人将草席披在身上,手一前一后,前手将席子捏成狮头状,后手在后作狮尾,模仿“狮子”,另一僧人拿一束用长命草绑成的“青”,一手持扇子戏狮表演,表演过程中主要是以“青”为诱饵引出狮子,狮子发现后异常兴奋,狮头高昂起舞,随后僧人则种青、狮子偷青、僧人藏青、狮子抢青、僧人逗
5、狮、最后入狮等多个环节。整个表演过程中舞狮者的手腕灵活绕动,身体的轻巧配合,用蹲、跨、跳、跃等姿势将狮子嬉戏时的各种神态与行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场面生动,表演极其引人入胜。二、席狮舞的客家人文精神体现席狮舞这种近似于游戏式的民间舞蹈形式能够在客家人的生死大事中作为表演性的仪式存在,与客家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对待民俗的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视角看,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客家人文精神中体现。(一)席狮舞的存在,是客家人重“孝悌”的个人社会价值观体现丧俗仪式中的席狮舞表演,不仅昭示着一个人人生路的完结,形体消逝于世,也是后一代人借此向外界进行人际交往关系的一种宣示。它是后辈人向
6、世人展示“孝悌”这个社会价值观的最佳传播媒介。如果在先人去世时没有以这些特定的仪式去祭奠亡灵,则被邻里视为不贤不孝,其个人的社会生活就丧失了人格信用。因此这个仪式对于生者的作用远远大于亡者,其超度亡魂的意义已经变成一种最好的借口,成为后辈孝敬亲长的个人社会价值体现的最好证明与表达方式。这种民间习俗仪式成为客家人在特定的社会中必须去做的一种行为方式。(二)席狮舞的存在,成为客家人亲情的凝聚与社会族群团结的行为方式客家人的历史渊源决定了其有着很强的宗族观念,聚集性的宗族活动正是传递客家人重孝道、重亲情人文精神的最佳方式。因此,在祭奠过程中加入席狮舞的这种表演性质的民俗仪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宗族
7、亲情压力下的必须行为。席狮舞这种表演性的活动在宗族、亲属圈子内展示,很多平时因小事而产生矛盾的族内人因共同参与这种为孝悌而准备的活动,消除了彼此之间的矛盾,增强了族群的团结。(三)席狮舞的自身观赏性,成为客家人族群相处之道的体现客家人的丧俗仪式中,各种仪式及事务非常繁杂。所以一旦遇到丧俗,主事家往往需要处理方方面面的事务,有些环节昼夜不分,延续时间很长。再加上失去亲人的痛苦,难免使得主家没有精力招待参加丧礼的宗亲族戚和亲朋好友。因此,“香花”佛事中的席狮舞等仪式活动则可以其特殊的方式帮助人们寄托哀思的同时,解决了如何在特殊的环境中因精力不足所造成的待客难题,使客人们以另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介入对
8、亡人的哀思之中,并祝愿在世之人祥和安康,因此也成为了丧礼过程的必要环节。三、席狮舞的仪式化特征梅州地区的席狮舞,主要是客家人多元化的宗教信仰结合梅州地方民俗文化而产生的,从而使民俗仪式演绎成为一种民间舞蹈性质的仪式性文化符号,其存在的主要意义是民间舞蹈表演仪式化的功能性体现,其是通过仪式化的存在方式达到祭祖祈福、以舞献祭;慰藉心灵、祈求庇佑;舞狮娱人、以舞待客的目的。(一)席狮舞成为客家人祈福活动的仪式化符号客家民系是客家先民为了躲避战乱、求得生存之地,先后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历程,此后才定居在福建南部、广东东北部、江西南部的三省交界地区。而且多以家族为单位的群居形式住在围龙屋在中。因为长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仪式 人文精神 特征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