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国志-刘晔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国志-刘晔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国志-刘晔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国志刘晔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汉王式子阜陵王延后也。汝南许劭名知人,避地扬州,称晔有佐世之才。扬士多轻侠狡桀。郑宝最骁果,才力过人,一方所惮。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晔高族名人,欲强逼晔使唱导此谋。晔时年二十余,心内忧之,而未有缘。会太祖遗使诣州,有所案问。晔往见,为论事势,要将与归,融止数日。宝果从数百人赏牛酒来候使,晔令家僮将其众坐中门外,为设酒饭;与宝于内宴饮。密勒健儿,令因行觞而斫宝。宝性不甘酒,视候甚明,觞者不敢发。晔因自引取佩刀斫杀宝,众皆惊怖,走还营。晔委其部曲与庐江太守刘勋。时刘勋兵强于江、淮之间。孙策卓
2、之,遣使卑辞厚币。以书说勋日:“上缭宗民,数欺下国,忿之有年矣。击之,路不便,愿印大国伐之。上缭甚实,得之可以富国,请出兵为外援勋信之,又得策珠宝、葛越,喜悦。外内尽贺,而晔独否。勋问其故对日上缭虽小城坚池深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矣。“勋不从。兴兵伐上缭,策果袭其后。勋穷,遂奔太祖二太祖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禽克,太祖问群下,可伐与不。晔曰:“策等小竖,因乱赴险,遂相依为强耳,非有爵命威信相伏也。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故策敢据险以守。今天下略定,夫畏死趋赏,愚知所同。岂况明公
3、之德,东征西怨,先开赏募,大兵临之,令宣之日,军门启而虏自溃矣。”太祖笑曰:“卿言近之!”遂遣猛将在前,大军在后,至则克策,如晔所度。太和六年,以券拜太中大夫。在位二年逊位,薨。谥日景侯。(选自三国志刘晔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勋问其故/对曰/上缭虽小/城坚池深/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B.勋问其故/对曰/上缭虽小城/坚池深/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C.勋问其故/对曰/上缭虽小/城坚池深/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D.勋问其故/对曰/上
4、缭虽小/城坚池深/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光武是东汉皇帝刘秀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子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B. “孙策恶之”与“惧馋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恶”含义不同。C. “愿因大国伐之”与“因遗策,南取汉中”(过秦论两句中的“因”含义相同。D. ”以疾拜太中大夫”与“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两句中的“疾”含义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刘晔秘密安排壮健军卒,命令听行酒
5、信号就砍杀郑宝,但郑宝对室内的动静十分清楚,刘晔自己拔刀砍杀了郑宝。B.孙策派遣使者携带厚礼,劝说刘勋上缭非常富有,得到它可以使国库富足,希望借助他的力量来讨伐上缭。C.一个有几万军队的地方军官刘勋相信了孙策的话,又得到孙策送来的珠宝、葛布,最终不听刘昨的劝告而穷困窘迫。D.山贼陈策凭借险要的地势据守,太祖认为过去派去的副将资望太轻,而中原地区又尚未平定,所以没能够攻克他。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晔高族名人,欲强逼哗使唱导此谋。译文:(2)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禽克,太祖问群下,可伐与不。译文:14 .刘晔智勇兼备,请简要说明他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志-刘晔传 文言文 阅读 训练 三国志 刘晔传 答案 解析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