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以五四时期的一场论争为中心.docx
《文学作品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以五四时期的一场论争为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作品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以五四时期的一场论争为中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学作品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以五四时期的一场论争为中心OntheTranslatabilityandUntranslatabilityofLiteraryWorks:CenteredaroundOneoftheMay-FourthDebates作者:任淑坤作者简介:任淑坤(1973-),女,辽宁省康平县人,河北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史研究,河北保定071002原文出处:河北学刊(石家庄)2010年第5期第175T78页内容提要:五四时期,围绕文学作品是否可译这一问题,郑振铎和茅盾、沈泽民展开了一场论争,反映出译者对文学翻译理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参与。1980年代后,关于可译性问题的探讨增
2、多,视角发生了转变,跨学科意识也得到加强,但仍未能脱离五四时期这场论争的模式。可译性论争的根源在于,双方对翻译本质的不同认识、不同翻译标准的设定、不同的理论依据和不同的描述方法。DuringtheMayFourthMovement,adebateontranslatabilityandUntranslatabilityoftheliteraryworksdevelopedbetweenZhengZhenduo,ShenZemin&ShenYanbing.Afterthe1980s,thedebateonthistopichasbeenintensifiedforthechangeofpersp
3、ectivesandcross-disciplineconsciousness.ButthemodeoftheMayFourthdebatebetweenZhengandShenhasbeenlasting.Infacttherootcauseofthedebateliesindifferentunderstandingsonthenatureoftranslation,differentstandardstoevaluatetranslation,differenttheoreticbasesanddifferentwaysofdescription.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
4、:2011年04期关键词:论争/文学作品/可译性/不可译性/根源debate/literaryworks/translatability/Untranslatability/rootCaUSe标题注释:基金项目2006年度河北大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XSK06021)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0)05-0175-04五四时期,中国的文学翻译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这不仅体现在翻译作品数量的增加、体裁的扩大、译者队伍的壮大,以及对原作的精选、翻译态度的审慎等方面,更表现在译者对文学翻译理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参与。1921年,郑振铎和茅盾、沈泽民兄弟之间发生了一场
5、论争,其主题是文学书是否具有可译性。虽然就此次论争的规模、涉及人数、延续时间而言,难以与同时期的另外两次论争匹敌,但就其对翻译问题思考的深度而言,意义却不可低估。本文通过缕析双方立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进而探寻这场论争的延续,分析引发论争的根源,希望能对可译性问题的理解有所裨益。1921年,郑振铎在小说月报第3期上发表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揭开了此次论争的序幕。该文旗帜鲜明地表明其立场:文学书是绝对的能够翻译的”。同年,沈泽民在小说月报第5期发表了译文学书三问题的讨论,针锋相对地提出文学书不可译”。翌年,茅盾以玄珠”为笔名,在文学旬刊上发表翻译问题一译诗的一些意见,阐述了他对译诗的看法,与沈泽民的
6、观点基本一致。坚持可译论的郑振铎和坚持不可译论的沈氏兄弟都承认翻译是不完美的,但其结论却截然相反,这与立论的出发点不无关系。郑振铎是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他从英文转译了大量印度、俄罗斯和古罗马、希腊文学作品,其中很多译作获得好评。基于个人丰富的翻译实践,又受到轰轰烈烈的翻译热潮的激励,郑振铎鼓励更多地译者加入这个大潮,满怀信心地进行翻译。沈氏兄弟则更多地看到了翻译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译者在翻译中的诸多无奈。五四时期,直译方法盛行,一些译者“一字一字的勉强写出,一句和一句,像连又不连,像断又不断,假是不念原文,看也就似懂又不懂口。这样的译文是否具有艺术性与可读性,成为译者思考的焦点。沈泽民提出不可译论
7、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从双方的论述中可看出明显的局限性。郑振铎的局限表现在:首先,他主要依据的是Rannil所著EIementofStyIe”,但其翻译思想而为文字”并非特指不同语言间的翻译活动,而是指文学创作中将思想变为文字的过程。创作和翻译的差别很大,将此定义作为论证的依据,其结果可想而知。其次,对通俗不可译论的反驳实例是要表明原文的”全体的结构,节段中的排列,句法的组织乃至用字的精妙都可以移译,翻译不会丧失原文的艺术美。众所周知,不改变原文的情节结构、段落顺序、语句组织,未必能保持原文的艺术美。再者,论述前后矛盾。文学书能够译么的前半部分认为,艺术极好的翻译家,用一句一句的直译方法保留原文的
8、句、段、结构,原文的风格与艺术美不会丧失。但在后半部分的论述中却认为,思想在译文里常是不能表现得如在原文里一样的充分而且好看无论是最精密的句对句的翻译,也是一种意译。那么,连最精密的句对句翻译也是意译,如何翻译才是前文所述的直译”呢?用直译的方法保留原文的风格与艺术美还是否可能?沈泽民坚持不可译论,是基于传统的原文中心论。首先,作者的中心地位不可撼动。在他看来,作者的情绪和灵机赋予原作生命,作者的创作经由生活的体悟、激情?灵感而来,而译者的翻译是经由文字、体悟再转化为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文中的情绪要损失不少”。其次,原文的中心地位不可替代。他认为,原文是艺术品,译文是仿制品,即便非常逼真,其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作品 可译性 不可 五四 时期 一场 论争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