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重力势能.docx
《教案:重力势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重力势能.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案:重力势能重力势能一 .教学目的:1 .能正确计算物体或物体系的重力势能.2 .会用重力势能的变化求重力的功。3 .复习动能定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 .教学难点:1 .能正确计算物体或物体系的重力势能.2 .会用重力势能的变化求重力的功。三 .教学方法:讲授、练习、讨论四 .教具长方体木块、铁链、木棒等五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重力势能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所学的内容,并答复以下问题:1 .重力势能是怎样定义的?如何计算重力势能?2 .重力做功有何特点?3 .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有何关系?本节学习用重力势能的变化
2、求重力的功在解题中的应用。(二)进行新课例题1:盘在地面上的一根不均匀的金属链重G=30N,长L=1m,从一端缓慢提起至另一端恰好离开地面时需做功10J,金属链重力势能增加J,此时金属链重心位置距地面m.如果改从另一端缓慢提起至金属链恰好离地面需做功。学生先做,然后评讲。解析:从一端缓慢提起至另一端恰好离开地面时需做功IoJ,金属链重力势能增加EP=GhI=IOJ,此时金属链重心位置距地面h1=0.33m.如果改从另一端缓慢提起至金属链恰好离地面需做功W2=G(L-h1)=20J.例题2:如图1所示,一个人通过定滑轮匀速地拉起质量为m的物体,当人沿水平地面从A点走到B点时,位移为S,绳子方向与
3、竖直方向成角,原先绳子方向竖直,不计阻力,那么人拉物体所做的功为多少?解析:由于人拉绳的力的方向不确定,不能用功的定义式来计算人所做的功,须通过动能定律来计算人所做的功。而重力的功根据重力做功的特点可得:WG=mgh=mg).由动能定律可得:W-WG=O-O所以人所做的功为:。例题3:以2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8m。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那么物体在离地面多高处,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gnms2)(以地面为零势点)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画出运动草图2,设物体上升到h高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此过程中,重力阻力做功,据动能定理有:物体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重力 势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