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发布.docx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发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发布.docx(6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一、前言1二、疾病特点与分型2(一)肥胖定义与判定2(二)中医对肥胖的认识及分型3三、食养原则和建议4(一)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合理膳食5(二)少吃高能量食物,饮食清淡,限制饮酒6(三)纠正不良饮食行为,科学进餐7(四)多动少静,睡眠充足,作息规律8(五)食养有道,合理选择食药物质9(六)安全减重,达到并保持健康体重9附录1成人肥胖患者的食物选择H附录2常见食物交换表15附录3不同地区食谱示例20一、东北地区20二、西北地区26三、华北地区32四、华东地区38五、华中地区44六、西南地区50七、华南地区55附录4成人肥胖患者食养方举例61附录5成人
2、肥胖判定标准66附录6常见身体活动强度系数67成人肥胖食养指南一、前言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些年来,全球超重和肥胖率正快速增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4.3%、16.4%,其中18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分别为16.4%、18.3%和13.6%,我国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趋势。肥胖不但导致较高的过早死亡风险,还与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相关,包括2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骨关节炎和胆结石等。肥胖甚至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2019年全国11.98%的
3、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高体质指数(BMI),死亡人数为54.95万。肥胖的流行以其高昂的医疗费用为国民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达65.3%,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可能为418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未来中国城乡居民超重肥胖率及其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将呈上升趋势。因此,肥胖防控已刻不容缓。肥胖的发生虽然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共同影响,但根本原因是机体的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从而导致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贮存。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是肥胖防治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减肥关键三分靠动,七分靠吃。以“辨证施膳为核心的中医食养是在中医辨
4、证施治指导下的非药物调养方法,强调根据体质、病因、病机、证候,给予不同食养方案,具有调和气血、平衡人体阴阳、辅助疾病防治的作用。针对肥胖患者的不同体质,选取不同特性的食物或食药物质,有助于达到减重效果,维持健康体重。为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群肥胖的发生发展,改善肥胖患者的体重,调整日常膳食结构,提高居民营养健康水平,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相关要求,制定本指南。本指南以食养为基础,依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和相关证据,以及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调养方案,提出具有多学科优势互补的成人肥胖患者食养基本原则和食谱示例。本指南主要面向基层卫生工作者(
5、包括营养指导人员)、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成人肥胖患者,为肥胖防控提供食养指导。肥胖合并其他急性或慢性病的患者或有并发症者,在医生或营养指导人员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也可参考本指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食养方案。二、疾病特点与分型(一)肥胖定义与判定。肥胖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或机体代谢改变而导致体重过度增长的一种状态。根据肥胖病因及发病机制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可寻者为单纯性肥胖;继发于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基础上的肥胖症为继发性肥胖。体质指数(BMI)和腰围(WC)是常用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指标。我国健
6、康成年人的BMl正常范围为18.5kgBMI24.0kgm2,24.0kgm2BMI28.0kgm2为肥胖,BMKl8.5kg为体重过低。85CmS成年男性WC90cm,成年女性WC85cm可判断为中心型肥胖。(二)中医对肥胖的认识及分型。中医学将肥胖归属于“脂人”“膏人”“肥人”等范畴,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篇将人之肥瘦分为“有肥、有膏、有肉”,肥胖病因多与年龄、体质、饮食、情志、劳逸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肥胖属本虚标实证,辨证涉及痰、湿、热等病理因素,常兼夹痰湿、血瘀、气郁等标实之证,其病位多在脾胃,与肾气虚关系密切,并可涉及五脏。常见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如下:胃热火郁证:肥胖多食
7、,消谷善饥,大便不爽,甚或干结,尿黄,或有口干口苦,喜饮水,舌质红,苔黄,脉数。痰湿内盛证:形体肥胖,身体沉重,肢体困倦,院痞胸满,可伴头晕,口干而不欲饮,大便黏滞不爽,嗜食肥甘醇酒,喜卧懒动,舌质淡胖或大,苔白腻或白滑,脉滑。气郁血瘀证:肥胖懒动,喜太息,胸闷胁满,面晦唇暗,肢端色泽不鲜,甚或青紫,可伴便干,失眠,男子性欲下降甚至阳痿,女子月经不调、量少甚或闭经,经血色暗或有血块,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脉弦或涩。脾虚不运证:肥胖臃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院腹痞闷,或有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则尤甚,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饮暴食史,小便不利,大便澹或便秘,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人 肥胖 指南 2024 国家 卫生 健康 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