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知识化”现象-EpistemologizationPhenomenoninStudiesofContemporaryLiteraryHistoricalMaterials.docx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知识化”现象-EpistemologizationPhenomenoninStudiesofContemporaryLiteraryHistoricalMaterial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知识化”现象-EpistemologizationPhenomenoninStudiesofContemporaryLiteraryHistoricalMaterials.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知识化”现象zzEpistemologizationzzPhenomenoninStudiesofContemporaryLiteraryHistoricalMaterials作者:斯炎伟作者简介:斯炎伟,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杭州311121原文出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京)2018年第201810期第137-150页内容提要: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不时体现有一种“知识”的眼光与意识,它将“问题的探讨”降格为一种“知识的言说”,甚至是某种“常识的复述”。对常规性史料的绝对信任与过度依赖,使研究活动难脱某种特定话语之下的知识窠臼。将一些热门的学术理念视为“公理”并加以“结论”
2、式运用,极大限制了研究活动对问题的个性化发掘。缺乏问题意识的“材料流”结构以及急于将对象“本质化”的话语模式,使研究活动成了知识的陈述或判定,从而阉割了研究主体的思想与历史的复杂。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19年02期关键词: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知识化现象当代文学研究界史料热”已持续一二十年,尽管参与此话题的学术队伍已颇具规模,研究成果也数量不菲,然而,研究实践中观念、意识及方法上的一些误区,一定程度上牵制甚至伤害着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整体学术品格。热闹的当代文学史料研究需要沉潜与反思。“知识化”作为目前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现象,就值得我们关注。所谓的“知识是相对
3、于问题”而言的概念,知识化现象即指史料研究过程中始终体现一种知识”的眼光与意识,它将问题的探讨”降格为一种”知识的言说,甚至是某种常识的复述,从而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下削弱了研究活动的学术含量。知识化现象首先体现于研究者看待与处理史料的方式。尽管我们也说,史料就是观点,就是理论,就是方法,但这是就某个研究活动中史料的整体运用而言的,即只有在史料的择取、辨识、呈现等诸多环节的通盘考量中,才能彰显研究者的问题意识、理论思维和研究范式。离开了综合与演绎,史料只是一些历史的碎片,很难形成独立或完整的知识价值,更无法呈现研究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史料研究的问题或意义只能存在于复杂史料的智性组织与阐释之中。然
4、而,或出于问题意识的不自觉,或惮于史料收集工作的艰难,一些研究者习惯于使用常规性史料,并将研究活动锁定于常规性史料指向的知识空间。由于这些史料传播广泛、使用频率高,因而极易被研究者作为一种“真理”接受。如果对这种史料深信不疑,或以这些史料所指向的事实”为学术的目标,那么研究活动一开始就掉入了知识的陷阱。以全国第一次文代会研究为例。公共性史料对第一次文代会的描述,通常聚焦于两个层面:一是会议庄严、隆重、热烈”的现场,二是确立了工农兵文学”的历史地位与发展方向。某种程度上,会议规模的空前,党内高层领导人的悉数出席,大会报告(公开发表)的高屋建令后,与会者自豪激越的回忆性文字等,都可视为第一次文代会
5、如此形象与定位的具体注脚。在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公共性史料描述的第一次文代会固然有据可资,但“本质化”的叙事指向与话语方式,使这种叙述在“定型第一次文代会之同时,也难免会遮蔽其多元、生动与复杂的一面。诚如没有任何一种话语可以全面复现历史一样,公共性史料触及的,也许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基本事实或整体面貌,但难以照顾到会议具体的进程与丰富的细节。历史中的第一次文代会可能还有另夕I些景象存在,这部分景象恰恰是公共性史料所难以提供的。如果完全以公共性史料作为想象第一次文代会的方式,那么对第一次文代会所谓的研究,就很可能只是一次拘囿于某种特定话语之下的知识重蹈”。事实上,由于时局特殊(全国还没有解放,新中国
6、政权还没有宣告成立),加上筹备时间紧张,第一次文代会很难开得像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文代会那样规整。比如,因交通阻滞或工作牵连”,不少代表在大会开幕后才陆续到达,有三十七位代表甚至滞留在香港,只能通过学习相关报道来参加文代会。会务组虽然早早发出了书画作品和表演节目的征集通知,但因邮政不畅通,一些书画作品直到文代会结束之后才寄达。出席大会的政治领导人阵容齐整,但毛泽东亲临会场则不是大会既定的安排,而是他个人临时的决定。重要领导作报告,即便是周恩来作政治报告,个别代表也可因其他事宜而中途离场。为彰显未来的文艺方向,大会安排了不少以工农兵生活为题材的表演节目,但一些代表抓住这难得的开会机会与友人相聚,会余
7、时间也很少去看演出。代表们参会的心态,普遍是热情都非常高,精神都非常振奋,非常受鼓舞,或者我们每一个人是带着革命胜利的兴奋心情来到这里,同时更是带着发展工作的紧张心情来到这里的,但诸如巴金、叶圣陶、郑振铎、欧阳予倩等一批来自国统区的文人,因此前的文艺实践与工农兵方向存在距离,内心也难免有一种我是来学习的焦虑或观望。我们见到的几个重要报告,表述严谨规范,凝聚着新中国文学的想象与规划,但现场报告的推进过程和对报告精神的具体演绎,则可能存在不同于公共性文本那般严肃与正规的景象。公开发表的郭沫若的大会总报告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围绕文艺运动的性质、文艺界的统一战线、今后全国文艺工作的任务”等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文学 史料 研究 中的 知识化 现象 EpistemologizationPhenomenoninStudiesofContemporaryLiteraryHistoricalMaterials
链接地址:https://www.yzwku.com/doc/103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