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与《尉缭子》新考.docx
《尉缭与《尉缭子》新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尉缭与《尉缭子》新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盛穗与展l三子新考一、关于尉缭子的争议尉缭子具有卓越的军事与政治思想,但是在先秦诸子中长期被忽略以至于在书本身和作者各方面都存在很大争议和很多分歧意见。实际上它典型地反映了战国末期至秦统六国开始这一历史阶段中个别有政治远见的士人思想转变的过程,反映出他们由希望振兴自己的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维护自己国家的安全,转到在观念与实践上都促进全国统一的过程。这部书虽是同一作者之作,却包括战国末期和秦统一六国军事行动这两个时期的著述。书中有些地方思想不完全一致,反映出作者在政治、军事策略和立场上的转变,但联系具体的历史环境来看,同样显示着作者不凡的政治与军事才能,而且有的观念是前后贯穿,只是措词和论述角
2、度不同,如民本思想、仁政思想和任用贤能的思想等。全书不是孤立地论军事,而是将军事同政治结合起来,军事上认为兵胜于朝廷(战争的目的性与战略决定战争的胜负)。这部书前一时期的篇章中强调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反对侵略,军纪上严禁滥杀无辜,对军事活动的定义是“夫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全书在吏治上强调内有其货“举货任能”,政治上主张“明法审令,反对酷刑逼供,又强调“贵功养劳,具有突出的法制观念:又提出“亲民M任地,具有明确的民本思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反对政治军事活动中看重“天官时日、阴阳向背,否定卜筮的作用,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因素。比起先秦其他几部军事著作来,思想开阔,显示出一种进步的军事观
3、念和政治观念,有些论述在今tl仍闪耀着思想的光辉。这部书后期的著作顺应当时统一战略中面对的现实,自然在思想观念上有所调整。孟子说春秋无义战,而至战国之时各国间的战争更频繁。所以孟子提出“一天下”的主张。统一全国并施行“仁政”可以说是彻底消除战乱使社会趋于安定、能够正常发展、老百姓获得安乐的唯一道路。但是,各国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保留下来,尤其处于七雄东、西、南三个周边地带有较宽发展余地的齐、秦、楚三国都希望由自己的国家统一天下。除了如苏秦、张仪等朝秦暮楚的纵横之士以外,一些有思想,也有所坚守的士人,既希望天下尽快统一,而面对故国的消亡又有一种不舍的伤感,在思想观念和情感上有一个调整的过程。尉缭看
4、到魏国衰亡之象和秦之统一天下已成定势,便到了秦国,他应该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他对秦国商鞅以来所实行的伍什相保制度加以肯定,提出殄怪禁淫”和臣下“守法稽断,主上明法稽验”,明赏贲,严诛资工尤其可贵的是他提出“夫谓治者,使民无私也。民无私则天下为一家,而无私耕私织,共寒其寒,共饥其饥。故如有子十人,不加一饭;有子一人,不损一饭,焉有喷呼酰酒以败善者乎?”(治本)这不已体现着如礼记礼运所载孔子所说“大同”社会转变的思想吗?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享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1658-659二者之间,
5、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孔子把它看作是已经过去的一种理想社会,而尉缭把它看作是将来的一种发展目标。当然,尉缭的思想也是一种空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建不成这样的社会的。但他将这种社会看作九州统一后的发展目标,是十分了不起的。他不愧为我国两千多年前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思想家。遗憾的是从汉代至本世纪初,关于尉缭其人与尉缭子其书,各种文献中记载歧异,学者们的看法分歧之大,在先秦诸子之中无有过之者。首先,关于尉缭是什么时候的人,是战国中期的,还是战国末期的?是哪一国人,以及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是否如有的学者所说为司马错?或宋锐?或尹文、或尹文弟子?他的生平大体怎样?这些都有种种说法。其次,关于其书,是部书还
6、是两部书,今存尉缭子究竟是汉书艺文志中所说兵书?还是杂家之书?还是合编本?如是两部,为一个人所著?还是分别为两个人所著?对其人最突出的怀疑说法,是本无其人:对其书最突出的怀疑说法,是后人拟作的伪书。二、尉缭即顿缭1972年山东银雀山西汉初年墓中出土了尉缭子的残简六篇,伪书说”销声匿迹了,被一些人疑为虚无的尉缭其人也复活了。只是关于作者生活年代及生平方面仍不清楚,关于其人、其书看法上的不少分歧还在。然而当我们对有关材料进行认真研究,对相关历史文献进行彻底的清理比较,将从古代到近代并不矛盾的诸多说法联系起来作整体分析,就会发现:尉缭这个人是六国之末一位有思想、有政治远见的杰出人物,他本名顿缭,为西
7、周时封国顿国旧贵族之后,顿国于春秋末年(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496年)为楚所灭,除王族被迫南迁外,其他同姓旁族成为魏人,以“顿”为氏。顿缭生活于魏昭王、安藤王、景浴王(即秦王政前期)时代。其晚年入秦以后秦始皇任命他为国尉,后人遂称之为“尉缭,尉缭子一书是尉缭不同时期著作的结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秦始皇十年免吕不韦相国之职以后说: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日:“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浴王之所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日:“秦王之为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尉缭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