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构建更加科学的犯罪治理体系.docx
《学习时报:构建更加科学的犯罪治理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时报:构建更加科学的犯罪治理体系.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构建更加科学的犯罪治理体系近年来,我国刑事案件总量虽然不断增加,但是刑事犯罪结构和犯罪治理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突出的一个变化就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轻罪案件占比达85.5%,轻微犯罪成为刑事治理的主要对象。这需要我们立足实际情况,进一步合理地优化配置司法资源、构建更为科学的犯罪治理体系。当前,我国的犯罪治理尚有一些突出问题,还难以适应当前的现实变化。一是刑事罪犯群体过大加大社会治理难度。我国现有的犯罪治理模式对重罪、轻罪并未区分。案件总量的持续攀升给司法机构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加剧了“人少案多”的矛盾,也增加了社会治理成本。二是犯罪治理执
2、法司法亟待形成合力。各执法司法机关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把握不一,协同治理机制还不完善。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案件质量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刑事案件羁押率总体仍然较高。三是犯罪治理配套机制尚需健全完善。行政法治与刑事法治之间既存在立法上的不协调,也存在执法司法上的不衔接,执法不严、以罚代刑等现象仍然突出;刑事罪犯回归社会仍然面临较多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良法善治目标的实现。针对以上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治理体系。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指导,树立科学的犯罪治理理念。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来回答刑事法治基本问题,从正确认识法的本质、
3、作用、起源、历史发展等根本问题出发,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法治价值的正义观、人权权、自由观、平等观、秩序观。其次,积极回应我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现实问题。犯罪治理的直接目标是犯罪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既要保护好公民合法权益,也要防范社会风险的增加、保护好社会集体合法权益。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民众对犯罪的朴素认知,普遍是以罪为恶、以罪为耻,期待的是有罪必究、有罪必罚,如果过度降低犯罪门槛,显然不符合我国刑事法治发展的历史逻辑,应当正视和尊重人民群众的朴素情感,同时坚持与完善我国现行的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二元制裁体系。最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积极传承中华传统法律思想中的治国策略、民本理念、价值追求、慎刑思想、平等观念、恤刑原则等对于犯罪治理的独特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更规范地融入犯罪治理之中,厚植犯罪治理的道义基础。坚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整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根据犯罪情况和治安形势变化,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这是犯罪治理体系化构建的重要方面。具体而言,一是立足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在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大局之中不断完善犯罪治理的基本原则、工作策略、方法手段。二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时报 构建 更加 科学 犯罪 治理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