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池上教案带反思通用5篇.docx
《大班池上教案带反思通用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池上教案带反思通用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大班池上教案带反思通用5篇大班池上教案带反思篇1活动目标:1、克服怕黑心理,发展幼儿走和平衡的本领。2、大胆进行身体活动,提高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本领。3、初步了解防备怕黑的方法。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呈现出来。活动重难点:能在黑暗里大胆进行身体活动。活动准备:1、墨镜、长纸棍、塑料袋与全体幼儿人数相同,小皮球若干。2、泡沫板若干,长手臂一副,录音机和音乐磁带。活动过程: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1)老师提示:“今日天气真好,小伙伴们来到了幼儿园,开始了一天的生活,他们真欢快!(2)全体幼儿听音乐,做欢快生活操:“搭积木,学跳绳。吃午饭、铺被子,穿衣裳,做游戏。”2、供应料子,探究练习(1)老
2、师提示:“我们玩了一天真欢快!现在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天已经黑了,我们来玩黑夜里的游戏好吗?戴上墨镜,就是代表我们在黑夜里了,游戏开始。”(2)皮球回来了小皮球若干,四散地放在场合上,老师发出指令,“快快找到小皮球”,幼儿赶忙蹲下向前走,摸到小皮球,放在塑料袋。老师再发出指令:“皮球回来了“。幼儿赶忙站立不动最终看谁摸到的小皮球最多。(3)听音找人幼儿两人一组,相隔确定距离迎面站立,一幼儿说:“我在这里,我是XX。”另一幼儿就循音蒙眼向他走去。若摸到对方就算赢者,若没有摸到,又走出了对方的视线,就是输者,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4)长臂人来了全体幼儿手拉手圈成一个大圆圈站立,中心一幼儿套着一
3、副长手臂为长臂人,蒙眼站立。游戏开始,全体幼儿围着圆圈不绝移动着跑或跳,长臂人则挥着长臂四处抓人,长臂人遇到哪位幼儿,那位幼儿就是输者,停止游戏一次。3、结束游戏,放松身体用泡沫板隔成几条长约1015米的“道路”全体幼儿手持纸棍,摸索着往前走,以不碰倒泡沫板,顺利通过道路者为胜者。活动建议:此游戏亦可在体锻活动中分几次活动来进行。教学反思:上课结束后,通过园长的引导,加上课后重新回过头去检查自身写的教案,回忆上课的过程,我发现确实存在一个很大的定位问题,帮忙幼儿建立战胜黑暗的自信心,并试验用多种方法克服怕黑的心理C大班池上教案带反思篇2活动目的:1、学习自然测量长度的方法,试验测量四周的物品并
4、表达测量结果。2、了解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3、培养幼儿的试验精神。4、培养幼儿与他人共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怀他人的情感。引导要点供应小棒、吸管等测量工具,人手一份记录表活动过程:1、谈话引题:“桌子的一边有多长,有多宽?长比宽长多少?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2、老师示范测量的方法:首尾相接,做下记号,记录次数。3、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结果。4、沟通和比较各自的测量结果。5、组织幼儿讨论:大家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说一说分别用什么工具,比一比工具是不是一样。引导幼儿得出结论:工具不同,结果不同;工具长,次数少;工具短,次数多。活动反思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一一自然测量活
5、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料子,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自动性及乐观性都很强,探究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很多平常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究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本领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本领及探究本领大班池上教案带反思篇3活动目标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2 .发展表象思维。3 .发展幼儿的察看、分析本领、动手本领。4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养。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活动难点:用语
6、言表达运算过程。料子及环境创设1.料子: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2 .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料子,让幼儿操作拨弄,进行探究和复习巩固活动。活动流程操作体验一讨论理解一复习巩固1.操作(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2)看图计算。让幼儿依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叙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注意:供应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3 .讨论(1)出示直观教具
7、帮忙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2)老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4 .复习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活动反思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得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躲避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加添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实在形象的方法帮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教案 反思 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