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宗教视野下的口头说唱-——以甘肃武威“凉州贤孝”为例.docx
《多元宗教视野下的口头说唱-——以甘肃武威“凉州贤孝”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宗教视野下的口头说唱-——以甘肃武威“凉州贤孝”为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多元宗教视野下的口头说唱以甘肃武威“凉州贤孝”为例TheOralArtonthePerspectiveoftheMultipleReligious:AStudyonaLiangzhouXianxiao,ofWuweiCountyinGansuProvince作者:李贵生作者简介:李贵生(1968-),男,甘肃武威人,河西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和民俗学。河西学院,甘肃张掖734000原文出处: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宁)2011年第1期第138T43页内容提要:甘肃武威凉州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凉州贤孝”,以宣扬孝道为主题,儒释道兼收并蓄,形成了以孝为核心的三教融合。期刊名称:舞
2、台艺术(戏曲、戏剧)复印期号:2011年03期关键词:孝/三教融合/凉州贤孝中图分类号:1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227(2011)01-0138-06中国儒家、佛家和道家三大主流文化在古凉州的传播源远流长,对凉州人的生活习俗、社会心理、文化特征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凉州是中原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佛教从西域东传,首先在凉州弘法、传播,然后再传入中原。北凉时期,河西地区的佛教传播出现了空前绝后的高潮,姑臧城成了全国翻译佛经的中心。口故多识先生认为凉州是“佛教文化圣地2,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刃。凉州现存佛教寺庙建筑众多,其中尤以天梯山石窟、罗什寺塔和大白塔最为著名。天梯山石
3、窟史称凉州石窟,始凿于北凉时期。著名天竺高僧鸠摩罗什(344-413年)曾经在姑臧(今武威凉州)生活了17年。1247年,蒙古王子阔端与西藏萨迦派领袖萨班在姑臧会晤,就西藏归顺蒙古问题达成协议,大白塔就是西藏归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2001年,天梯山石窟和白塔寺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武威城西的莲花山汉唐以来始建佛教寺庙,明清始建道观,“至清末,莲花山上共有寺院、道观72处。4莲花山自古是佛、道二教的胜地,体现着佛道二教的融合。今天,虽然保存下来的道观极少,但是凉州道教文化却很兴盛。道士(当地人称道爷)大多不是出家在道观修行,而是亦耕亦道。为死者发丧、谢土和敬神等仪式,基本
4、上是由道士主持进行的。然而,凉州文化的主流不是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而是儒家文化,其物化的象征是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武威文庙。武威文庙又称圣庙、孔庙,始建于明正统二年Q437),正统四年(1439)竣工,号称陇右学宫之冠”,本为培养“将校子弟”的学舍。据明正统四年的凉州卫儒学记记载,曾建明伦堂,其左有存诚斋,其右有敬德斋。经过历代多次重修扩建,现在的武威文庙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组建筑构成。武威文庙洋溢着浓郁的儒家文化气息,是儒家道德思想在武威大力弘扬的象征。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文化形态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5当然,佛家和道家文化在凉州主要是以宗教的形式传
5、播,体现为佛教和道教。儒佛道三家文化在凉州长期共融,对凉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在凉州民间口头说唱艺术“凉州贤孝”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形成了以孝为核心的儒佛道的融合。这里值得说明的是,我国古代的儒佛道三家文化,史籍中有三教之称,佛、道是宗教,学术界并无异议,儒家是否也是宗教,学者们看法颇不统一。从三大文化的融合来看,本文采用传统的说法称之为三教,一方面便于论述,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儒释道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一、宣扬孝道是三教融合的道德基础“凉州贤孝在宣扬儒家孝道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地狱轮回、因果报应、神仙鬼魂等浓郁的佛、道文化色彩。孝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的文化不管有多大差异,都不能
6、远离人伦道德,凉州贤孝”之所以对三教文化兼收并蓄,其原因之一就是三教都宣扬孝道,三教融合有共同的道德基础。以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社会政治结构为基础的中国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它以家族为本位,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家庭作为农业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族关系的细胞在中国经济社会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孝不仅强化了家庭关系的稳定,而且对中国社会的稳定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石。凉州贤孝主题鲜明地宣扬以孝为中心的家庭伦理道德,倡导媳贤子孝、父慈母爱、兄友弟恭、姊妹互敬和她婢和睦,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这对今天
7、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儒家思想的核心是C,仁与人、道是一致的,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是道德的根本,教化的开始,“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孝是天经地义的,具有经天纬地的巨大社会功能,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儒家所推崇的贤君舜,年二十以孝闻”,因孝而代尧摄行政事,孝父母弥谨,后受尧禅让而为帝。汉代统治者更是标榜“以孝治天下”,皇帝的谥号也冠以“孝字,如孝文、孝景、孝武等。此后历代颂扬孝道不已,至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凉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元 宗教 视野 口头 说唱 甘肃 武威 凉州贤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