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胡姬”的妆容风格.docx
《唐诗中“胡姬”的妆容风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中“胡姬”的妆容风格.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唐诗中“胡姬”的妆容风格胡姬是指我国古代来自西域的少数民族女性。唐代有许多诗作中写到胡姬形象,从诗作可见,胡姬的外貌具有明显的异域特点。她们不仅肤白绿眼、貌美如花,而且其服饰妆容也风格独具,在唐代风靡一时,令无数女性纷纷效仿。唐代有许多诗人都写到来自西域的异族女性一胡姬,她们往往在中原和其他地区的一些大都市中当城卖酒或歌舞侍酒。如“胡姬貌如花,当坤笑春风”(李白前有一樽酒行)、“羌儿吹玉管,胡姬踏锦花”(温庭筠敕勒歌塞北)、胡雏绿眼吹玉笛,吴歌白丝飞梁尘。”(李白猛虎行)等等。从诗中可见,胡姬之美不仅表现在容貌出众、白肤碧眼,而且身着窄袖束腰的服饰更增添其独特的异域风采。据笔者考证,唐诗中的胡
2、姬大多属于粟特人种。除此之外,胡姬的妆容更是成为唐代盛行于世的时尚,这方面,唐代诗人也做了详细的书写,如白居易时世妆等。总的来说,其发型、面妆、眉妆、唇妆以及各种配饰、妆品等方面的特点,都反映了唐代胡风盛行的社会面貌。一、胡姬的发型关于胡姬的发型,温庭筠屈柘枝:“花髻玉珑璃。”此处的花髻是歌舞献艺的胡姬常梳的发型。花髻即以花簪于髻上,是指将鲜花等物插于发髻作髻饰。唐诗中有很多诗句书写了这种流行的发型。如李白宫中行乐词:“山花插宝髻”。万楚茱萸女:“插花向高髻”等。此处可见,舞柘枝的胡姬梳着花髻,髻上往往插着玉饰,显得光洁明亮。唐代女子的发饰风格主要有三个特点:盛行高髻、鬓发抱面以及珠翠或梳子插
3、入髻发等。唐初开始流行各式各样的高髻,到盛唐则更加盛行。高髻也称为“朝天髻”,其造型为束发于头项,先编成两个圆柱形发髻,然后将发髻朝前反搭向前额伸出。为使发髻高耸,有一股还在髻下衬以簪或钗等发饰,以使发髻前端高高翘起。元稹李娃行:“髻鬟峨峨高一尺”即形容当时女子髻发之高。这种发髻样式流行于整个唐代,甚至到北宋年间还十分盛行。鬓发抱面是指在盛唐时期,很多妇女的鬓发披于耳际,而且鬓发都向脸部梳掠靠拢,俗称为“两髭抱面”。新唐书五行志一:“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此处的椎髻,在白居易时世妆:“髻椎面赭非华风”也提到椎髻,可见这是当时女性流行的高髻发型。有时候,为了达到
4、头发蓬松高耸的效果,唐代的女性们在梳妆时还往往使用假髻。而所谓的抛家髻即头上的发髻好似抛出之状,也是中晚唐流行的发髻式样。另外,晚唐还流行一种堕马髻,类似于倭坠髻,其造型样式为,集发于顶,挽髻后朝一侧下搭。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风流夸堕髻,时世斗啼眉”句后注:“贞元末城中复为堕马髻,啼眉妆也。”可见,这种堕马髻在晚唐很常见。这种发髻形式与抛家髻类似,都体现为一种慵懒无力、寄食、享乐的姿态,显然与初唐健康进取的气质截然不同。除了中原汉族的发型外,少数民族的发型更加别致。如南方苗族等的乌蛮髻,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回鹘髻等。唐宇文氏妆台记中便载:“开元中,梳双环望仙髻及回鹘髻。”回鹘髻在盛唐十
5、分盛行。在甘肃安西榆林窟壁画上有一组供养人形象,画中的女主人为五代回鹘国圣天公主曹夫人,她们发髻集束于头顶,被一顶桃形冠帽罩住,仅露出系着红色绢带的髻根。曹夫人身后的一位侍女也梳着这种发型,新五代史回鹘传称;“妇人总发为髻,高五六寸,以红绢囊之;既嫁,则加直E(毡)帽。”说的就是这种回鹘髻,由这段描述可知,这种发髻也属于高髻。唐诗中的胡姬很可能也梳着这种发髻,但因为多数书写胡姬的诗句写到胡姬的头部妆饰的时候,一般都写她们戴着虚顶的胡帽,因此对于胡姬的发型我们很少能看到,不过,作为追求时尚的胡姬们,其发型肯定也代表了当时的流行前沿。盛唐时期,随着胡汉人民交往的密切,各种习俗相互渗透,这种回鹘髻也
6、常常为汉族妇女所喜爱和效法。二、面妆、眉妆、唇妆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法曲中说:“女为胡妇学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可见西域少数民族对唐代中原女性妆饰风格影响之深远。白居易所说的“时世妆”实际上就是唐代后期曾流行一时的面妆之一种,即胡妆。唐代妇女化妆有一定的步骤:一敷脂粉、二涂鹅黄、三画黛眉、四点口脂、五描面席、六贴花钿。女子的面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风格:红妆、胡妆以及另类面妆。其中,红妆最为浓艳,也称为“红粉妆”。如唐董思恭三妇艳诗:“小妇多姿态,登楼红粉妆。”有的时候,女子的整个面颊都敷以红粉,甚至连上眼睑和半个耳朵都抹红,卸妆的时候手帕都被染红。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贵妃
7、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说的是杨贵妃,因为涂抹了脂粉的缘故,连汗水都染成了红色,洗脸水都泛起一层红泥。可以说唐代妇女的面妆显示出空前绝后的大胆,对红色的偏爱显示出女性自信张扬的性格特征。这种红妆所用的红粉,准确地说就是胭脂。关于胭脂的来历,据说其原产地在西北焉支山(位于河西走廊的甘、凉交界处),匈奴语为“阙氏”,匈奴贵族妇女以其妆饰脸面。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带回了大量的异国文化,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物,其中就有胭脂。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为骤骑
8、将军,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部,匈奴唱出了这首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可见胭脂来源于西域地区。由于胭脂在中原地区的推广流行,汉代以后,妇女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在唐代尤其盛行。由于胭脂的涂抹方法不同,唐代的“红妆”有很多种类型,如酒晕妆、桃花妆、节晕妆、飞霞妆等,这些面妆的方式均是以胭脂涂面,其妆容效果呈现为胭脂红色依次递减,色彩逐渐浅淡。其中,最为浓艳的是酒晕妆,相对来说最淡雅的是飞霞妆。还有一些比较另类的面妆,如啼妆、血晕妆、北苑妆等。其中,血晕妆是唐代长庆年间京师妇女中流行的一种面妆,其化妆方法是以丹紫涂染于眼眶上下。其他几种另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 胡姬 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