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吴道子——兼谈唐代绘画的“作者”.docx
《发掘吴道子——兼谈唐代绘画的“作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掘吴道子——兼谈唐代绘画的“作者”.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捌躁1?献K啜H的作皆历史研究总是隐含着回顾的愿望和视点,希望穿越时空的间隔去发掘、重构和理解各种历史现象。因此,研究者面对的一个任务是确定这种间隔的含义,观察研究对象如何在历史过程中被掩藏或重写。本文对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发掘有意突出这个探索过程,首先说明发掘的必要,然后展示新的证据,最后思考这些证据的历史意义和复杂性。一、历史的“重新框架”(reframing)元丰八年(1085)初,宋神宗驾崩。数月之后,五十岁的苏轼结束了他的流放生涯,重返官场。从山东到河南的途中,他在一位名为史全叔的藏家那里看到一幅吴道子画作。在卷尾题跋中,苏轼肯定了这是一幅罕见的吴道子真迹,肯定了吴道子在绘画史上无可
2、争议的地位,进而反思了他与艺术宏观历程的关系。关于后一点,苏轼认为吴道子这类顶级艺术家和文学家的意义,在于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推至顶峰。对此,他在题跋的首段写道: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段话常被后人引述,用以说明苏轼对吴道子历史地位的高度肯定。但令人困惑的是,苏轼在其他文字中又将吴道子明显置于同代人王维之下,引出后代有关“吴王优劣”的争讼。比如,他曾在西安开元寺观赏这两位唐代画家的画作并作了一首王维吴道子画,诗中先形容吴道子“浩如海波翻”的雄强画风带来
3、的震撼,但转向王维画作时,他则沉入了静默的崇敬,意识到“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期谢笼樊”。既然一个是“犹以画工论”,另一个是“仙翻谢笼樊”,为什么苏轼仍将吴道子与杜甫、韩愈及颜真卿并列,以之代表中国古代绘画在唐代达到的巅峰?而不是选择在他看来艺术境界上更高一筹,而且同自己在精神上更具亲和力的王维呢?一个似乎有据但并不令人完全信服的回答,是苏轼称吴道子为“古今一人”仅是跟随前代绘画史家和鉴赏家的共识。我们至少可以将这个共识追溯到大中元年(847)成书的历代名画记,著者张彦远宣称: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大约同时的朱景玄也完全同意这个论断,在唐朝名画录
4、中更为细致地解释道,吴道子“凡画人物、佛像、神鬼、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冠绝于世,国朝第一”。张彦远将吴道子尊为“画圣”,朱景玄则给予他“神品上”的绝顶位置。北宋郭若虚继承并发展了这个观点,正式以“今古一人”一语为吴道子定下了至高无上的历史地位。在这个少有争议的艺术评价传统中,苏轼说吴道子“盖古今一人而己”似乎只是在重复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实际上,他的这句话很可能就是脱胎于郭若虚在大约十年前完成的图画见闻志。但这一解释并不令人完全信服,因为它没有说明苏轼为什么一定要遵循这个共识。凭借他超人的才学和特立独行的举止,这位北宋的文坛领袖完全可以拒绝或挑战这种传统看法,宣称王维实际上是唐代最好的画
5、家。事实也正是如此一他在诗中所说的“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翻谢笼樊”,表明在他眼里王维的造诣已经达到了超越现实的通神境界。但他为什么在书吴道子画后的题跋中说吴道子是“盖古今一人而已”呢?在我看来,苏轼对二人评价中出现的这种貌似的矛盾,是因为他对吴道子的评价,在使用传统话语的同时,将这位唐代画圣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中进行了“重新框架”。由此获得的结果是,虽然评价词语相同,但他笔下的“古今一人”有着与张彦远、郭若虚全然不同的意义。回到书吴道子画后跋文,其中的两个关键词是“知者”和“能者”,吴道子在“知者创物,能者述焉”之中属于后者。苏轼眼中的吴道子之所以是画家中的“古今一人”,是因为他完成了三
6、代至唐的绘画表现能力上的技术积累,也就是同一跋文所说“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一“能”在这里再次提供了对吴道子的基本定义。“能事毕矣”所说的是中国绘画至唐代完成了一个漫长而关键的阶段,而不意味着进程就此终止。王维在苏轼的眼中则属于“知者”范畴,其历史意义在于“创物”,即开启新的历史进程,而非像吴道子那样结束旧的历史阶段。苏轼肯定知道唐代书画评论家对王维画作的评价并非很高,如朱景玄在其“神、妙、能”的分类中将王维列于“妙”品,比吴道子低了个档次;张彦远则认为王维的一些作品为他人代笔,“翻更失真”。但苏轼并没有被前人的这些意见所左右,而是致力于证明王维作为艺术先驱的历史地位。在他看来,王维以诗
7、人和画家的双重身份进行艺术创作,将诗意融入绘画并开创了“取其意气所到”的士人画。在这个随后成为文人画核心的观念中,王维的画如其诗,是“得之于象外”的个人精神表达,超越了任何以“能者”著称的画家所能达到的境界。从这个角度看,唐人对画家王维的负面评价不过是体现出了他们的历史局限性,而苏轼所代表的新一代“知者”则能认识到走在时代之前的王维的真正历史价值。这种在宋代出现的观念,隐含着吴道子和王维这两位盛唐画家在此刻被赋予了绘画史中的异质历史时间性(heterogeneoushistoricaltemporality):虽然基本生活在同一时期,吴道子代表的是三代至唐的绘画技术积累的完成,王维则开启了唐代
8、之后更具“精神性”的文人画先声。前者属于过去完成时,后者属于过去将来时。后世研究者常常有意无意地内化了这个观点,将吴道子和王维与中国绘画史中前后相继的两个时段联系起来。与吴道子相联的是建筑壁画、宗教题材、惊人的绘画技巧,以及戏剧性的视觉效果,这些都是苏轼所开启的文人画所拒绝的对象。其结果是宋代之后出现一个对吴道子的双向“重新框架”过程:虽然吴道子作为最著名的唐代画家的名声仍被时而提及,但他在新构建的以文人画为中心的绘画史中明显缺席,以至于董其昌在创立南北宗理论时完全抹去了这位曾是“古今一人”的“画圣”存在;与此平行,一场反向运动发生于大众通俗视觉文化之中:职业画匠们把吴道子尊奉为自己行业的守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掘 道子 唐代 绘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