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与他的中国印象-LukácsandHisImpressionofChina_1.docx
《卢卡奇与他的中国印象-LukácsandHisImpressionofChina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卢卡奇与他的中国印象-LukácsandHisImpressionofChina_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卢卡奇与他的中国印象1.uk6csandHisImpressionofChina作者:王银辉作者简介:王银辉,河南大学,开封475001王银辉,男,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原文出处: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昆明)2018年第20182期第70-77页内容提要:卢卡奇的中国印象,零星辐射中国的政治、革命、戏剧、舞蹈艺术、天文学等诸多方面。文化发展层面上,其对中国的印象明显带有落后与禁欲主义的符号印记,社会变革层面上,又流露出对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向往之情。出于解决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需要,卢卡奇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往往局限于其革命理想产生的驱动力,其印象中的中国文化
2、,更多的归属甚至等同于对东方的整体想象。其对与中国相关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认识中,则明显存在欧洲优于亚洲、西方优于东方的认知倾向。GeorgLukacs,SincompleteimpressionofChinaextendstopolitics,revolution,drama,dance,astronomy,etc.ItrevealsasymbolicimprintthatobviouslyexpressesonekindofbackwardnessandasceticismofChinaintermsofculturaldevelopment;onthecontrary,italsosh
3、owshisyearningforthedevelopmentoftheChineserevolutionandsocialismintermsofsocialtransformation.HisknowledgeandunderstandingofChinaisoftenlimitedduetothedrivingforceofhisrevolutionaryideal,andhisimpressionoftheChinesecultureisalmostequaltohisimaginationoftheOriental,whiletryingtosolvetheproblemsofsoc
4、ialistdevelopmentinEasternEuropeancountrieslikeHungary.ThereisobviouslyacognitivetendencythatEuropeissuperiortoAsiaandthattheWestissuperiortotheEast,whichfindsexpressioninhisunderstandingofChinaspecific“Asiaticmodeofproductiony7.期刊名称:文艺理论复印期号:2018年06期关键词:卢卡奇/中国记忆/文化/革命/GeorgLUk6cs/IlnPreSSiOnOfChina
5、/Culture/ReVOIUtion标题注释: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项目号:16ZDA1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影响与重构:20世纪中国对卢卡奇文艺理论的接受研究”(项目号:15YJC751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卢卡奇文艺思想中的人民性转向研究”(项目号:2018-ZZJH-0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河南大学2017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种子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口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7511(2018)02-0070-08卢卡奇作为具有国际影
6、响的T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文艺思想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以来,对学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已有几代学者先行后续关注探讨卢卡奇对中国文艺的影响,并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关于卢卡奇本人5(寸中国的认识,尤其是其文艺论著中对中国问题的探讨,在中国学界的关注与研究范围内,仍可谓稀缺。卢卡奇才智超人,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精通西方的政治、历史、文学、哲学、美学等,相较而言,其著作中对东方,尤其是对中国的论述较为鲜见,可见其对东方及其文化问题的关注相当有限。然而,若仔细研读卢卡奇的论著,亦可发现其对“中国”问题的涉及散见其间,借助这些零散而微小的坐标,恰可尝试勾勒卢卡奇中国印象的一些轮
7、廓。据本文统计,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小说理论民主化的进程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青年黑格尔中,卢卡奇并未直接提及“中国;而在审美特性理性的毁灭卢卡奇自传卢卡契文学论文集卢卡契文学论文集文选论德语文学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等论著中,卢卡奇直接提及中国”一词的次数共计17次,涉及中国的政治、革命、戏剧、舞蹈艺术、天文学等方面。从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到卢卡奇对于中国所存在的不同层面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则能在不同程度上映射出西方思想界对中国的解读。一、想象中的中国文化为了阐述其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卢卡奇在其论著中运用了众多有关东西方文化的事例,其中涉及到有关中国文化及审美的一些问题。在审美特性中,卢卡奇
8、将中国文化与苦行(禁欲主义)相连接。探讨巫术模仿与艺术模仿的过程中,他在分析巫术时代的祭仪、宗教惯例等内容与迷狂产生的关系,以及其与苦行(禁欲主义)的联系与对立时,指出这些内容是与巫术时代的认识与伦理密不可分的,是巫术时代的残余,曾提到在印度和中国等地可以看到一种静观的苦行.1(P246)在卢卡奇看来,苦行略等于禁欲主义,二者可以互换,1(P246)并且,它与迷狂都曾在欧洲文化与亚洲文化的发展中起到过显著作用。然而,卢卡奇严厉谴责像叔本华?暗为禁欲主义正名,并使之略具几分趣味、甚至“趣味化”的克尔凯郭尔,批判克尔凯郭尔的相关理论主张“这个时代将由于缺乏禁欲主义并追逐欢乐而受到极大的伤害反省禁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卢卡奇 中国 印象 Luk csandHisImpressionofChina_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