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诗词五首 赤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26课 诗词五首 赤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6课 诗词五首 赤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26课诗词五首赤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诗词五首赤壁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杜牧生平及诗歌作品。学会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来把握诗歌内容。品读诗歌,学习怀古诗的艺术手法和写作目的。2 .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3 .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咏史诗。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
2、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传世。代表作有诗歌泊秦淮山行,散文阿居宫赋等。【背景链接】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文体知识】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跟律诗一样,讲究平仄,押韵严格;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听范读】播放音频听朗读,初读正音,把握节奏。赤壁唐代:杜牧折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6课 诗词五首 赤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6 诗词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