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园林》解说词.docx
《纪录片《园林》解说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园林》解说词.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园林第一集仙境在人间前言:自秦始皇建造了长城,中国就是围墙内的一个大花园。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人从未停止造园。园林的起源来自“蓬莱”,再到文人的“桃花源”,梦想曲曲折折蜿蜒至今,中国人始终追求的是最正确人居环境,和园林里的生活方式。解说词:小时候,故事里的秘密花园总是或多或少地勾起我们的好奇,在围墙的后面住着什么样的人,在花园的深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园林,中国人的花园。从这里,我们穿越历史和传说,沿着花园的小径,寻访我们的来处与归途。李海峰,是听着蓬莱神话故事长大的。他认为自己建的园林就是把蓬莱搬到了人间。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梦想的花园。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些把秘密花园搬到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比利
2、时的天堂公园拥有欧洲最大的中国园林。园主艾瑞克小时候爱听中国的传说故事。如今他年过半百,终于有时机实现故事里的中国花园。(天堂公园的名字取自古波斯语,意思是有围墙的花园。)艾瑞克的偶像是汉武帝,他甚至把自己建造的中国花园,命名为“汉武帝之梦”。在汉武帝的年代,高山之巅的昆仑,大海深处的蓬莱,居住着人们想象中的仙人,在生命的秘境坐落着仙境的花园,那里有金玉的楼台和无穷的享乐。人们祈盼走进仙境,渴望远离生老病死的苦恼。从秦始皇派徐福渡海求仙开始,蓬莱仙境的形象变得愈发清晰。可是仙境在什么地方,仍然是一个谜。汉武帝渴望超越秦始皇,一边是愈演愈烈的求仙,一边是像秦始皇一样修建仙境一般的太液池和上林苑。
3、这里有与神仙沟通的楼台,有象征蓬莱的山峰和岛屿。不仅如此,汉武帝甚至还用“蓬莱”命名了一座海边小城。然而,神仙从未降临到人间的花园,更没有实现帝王的心愿。千年之后,仙境是真是假已经不再重要。长生不老的梦想虽然天真荒谬,在人间实现仙境的信念,仍然存在于园林的山峰岛屿、亭台楼阁之间。蓬莱三岛的一池三山格局更是成为中国皇家园林的典型标志。当仙境化作花园,汉武帝的故事跨越了语言和文化,让他的梦想在园林中得以永生。这场穿越现实与想象的造园之旅,让艾瑞克与中国工人们成为了朋友。现在中国园还生活着两只来自中国的大熊猫。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走进天堂公园,走进艾瑞克的中国梦。当西方人在园林中想象东方,中国人那么在园
4、林中玩味着历史,演绎着古往今来的人生戏剧。军官杨志正带着家传宝刀,走在北宋都城东京的街头,身无分文,他只能卖了这把刀才能活下去。他还不知道,马上就有个叫牛二的混混过来挑衅,最后死在他的刀下。如果不是因为丢了花石纲的石头,杨志就不会被太尉高俅赶出殿帅府,落得这般田地。在杨志落魄街头的时候,运河上一艘艘载着花石纲的船只,正在驶向宋徽宗的园林“艮岳”。为了建造这座石头垒成的花园,连为百姓运送粮食的漕运船只都要被征用。从花石纲事件开始,杨志一步步落草为寇。石头改变了无数普通人的命运,也几乎令整个国家陷入疯狂。园林的石头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力量呢?北宋时代,文人山水画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宋徽宗要把这些山
5、水画变成现实。这时,蓬莱的理想历经千年的演变,愈发成为帝王无限渴求的目标。宋徽宗直接用这些奇峰异石搭建了自己内心的蓬莱一一艮岳。他要在艮岳实现园林新的顶峰,用山水创造心中的理想世界。此时,叠石成山已经成为更为具象的人间蓬莱的标志。艮岳建成五年之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艮岳被毁。当年那些还没来得及运到艮岳和沿途散失的奇石,被称作“艮岳遗石”。后世有人写道:“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艺术家叶放用装置艺术的方式,呈现他心中的艮岳。除了遗石和传说,艮岳还为我们留下了什么?蓬莱传说奠定了中国园林一池三山的山水大格局。山、水、石、植物和建筑构建出人间乐园的根本模式,并且为后世沿袭。人们在园林寻回
6、仙境,也在这里亲近自然,回归山水之乐。兰农赵银泉与妻子悉心料理着花圃里的兰花,等到来年春天,这些其貌不扬的兰草将开出令人惊艳的花朵。越绝书记载,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种兰于渚山。这是中国关于兰花种植的最早记录。两千五百多年间,兰花从山野开到了宫廷,又从士大夫的庭园流传到了寻常人家。园里的花开了,园外的花也开了。花带来大自然万物生长、时节交替的信息。人们一直在追求自然,甚至模仿自然。而自然一直都在那里,就像这些色彩、声音和气息环绕在我们周围。这一尾尾锦鲤是音乐家林谷芳的伙伴。最近他发现有些大鱼活动得不如先前自在,自家的水池到底还是太小太拘束了。林谷芳决定给他的锦鲤找个更大、更舒适的新家,把大鱼送到好
7、友林炳辉的食养山房。一天,庄子和惠子在河边散步。庄子感慨:“河里那些鱼儿游动得沉着自在,他们真是快乐啊!”惠子问:“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答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快乐?”庄子相信,人的心可以跳脱躯体的束缚,与水里的游鱼优哉游哉。同样沉浮于世,人如何才能像鱼儿一样无拘无束地悠游天地?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之初,在昔日越王勾践种兰的地方,右军将军王羲之邀约一群文人在这里雅集聚会。醉意正酣的时候,王羲之想到与悠久的宇宙自然相比,人生多么短暂,不禁悲从中来。悲叹已成陈迹,而古人今人却都有着相同的感受一一渴望自然的广阔天地,又无法走出人生的局限束缚。直到今天也很少有人能够解开
8、这个纠缠的心结。园林,这个人工营造的自然空间,也是人内心矛盾的产物。在外面飘得久了、累了,还可以回到这个舒服的角落,在山水中修复自我、安排内心。安排好了大鱼,林谷芳和林炳辉两个好朋友品着茶、聊着天,不知不觉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林炳辉喜好闲静,为了追求安静的茶气,食养山房已经搬了两次家。现在的食养山房远离城市,林炳辉没有把自然做成园林,而是让园林融入山水之中。人终究不能脱离自然,园林也是源于人对山水的依恋。山水之间有传说中的祖先神灵,也有我们的精神家园。与自然距离越远,我们回归的愿望就越强烈。可是把人阻挡在山水之外的,是现实还是我们自己?艺术家杨永梁用现实中的城市影像与古人的山水对话。在他的作品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 纪录片 解说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