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数据分类分级指南.docx
《规章制度-数据分类分级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章制度-数据分类分级指南.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规章制度-数据分类分级指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识别数据敏感程度,以便实施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保护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各部门、各事业部、各子公司。第三条【术语解释】(1) IME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2) 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3) 客户数据,是指客户的个人数据和业务数据。(4) 业务数据,是指平台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数据。(5) 经营管理数据,是指以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公司有关的各种数据。第二章数据分类第四条【分类原则】数据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1) 稳定性:分类的设置应考
2、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稳定的;(2) 合理性:确定逻辑清晰的分类维度,并确保数据有且只有一个分类类别;(3) 可扩充性:在类目的设置或层级的划分上,留有适当的余地,以保证分类对象增加时,不会打乱已经建立的分类体系。第五条【分类说明】按照数据所属主体,将数据分为客户数据、业务数据、经营管理数据三大类。第三章数据分级第六条【分级说明】实施数据分级管理是建立统一、完善的数据安全保护框架的基础工作,能够为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控措施提供支撑。第七条【分级原则】数据分级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合规性原则:数据定级应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规定。(2) 可执行性原则:定级规则应避免过于复杂,以
3、保证其在数据分级过程中的可行性。(3) 时效性原则:数据所定级别具有一定的有效期,应该按照级别变更策略对数据级别进行及时调整。(4) 差异性原则:根据数据的类型、敏感程度等差异,划分不同的安全级别,并将数据划分至不同的级别中,不宜将所有数据集中划分到少数几个级别中。(5) 客观性原则:数据定级规则应是客观并可以被校验的,即通过数据自身的属性和定级规则即可判定其级别,已经定级的数据是可复核和检查的。第八条【分级规则】数据安全性遭到破坏后可能造成的影响,是确定数据安全级别的重要判断依据。基于影响程度,将数据安全级别从低到高分为公开,1级,2级,3级,如下:级别风险3级数据的安全性遭到破坏后,可能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规章制度 数据 分类 分级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