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3.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重音和节奏。2 .把握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3 .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等方式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020年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住在农村老家,清晨和傍晚的时候,我都会一个人到走到田野里散步。田野里有不知道尽头的河流,青青麦田,笔直的白杨树,我走在松软的黑色土地上,想到疫情正在侵害着这片土地,很多白衣战士正在与病毒做着顽强的斗争,我不禁泪流
2、满面,然后,我就想到了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一刻,我与诗人共情了。这个诗人就是艾青,而他打动我的这首诗就是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任务导学,研读文本任务一:为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学校决定召开一次诗歌朗诵会,有三位同学都选择了我爱这土地,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选手,你准备怎么读这首诗,并请你准备三幅图片,作为朗诵时的背景,并说出这样配图的理由。(你可以和小组同学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先自己读,读完小组合作解决上面任务。)1.生自由朗读、讨论,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老师巡回指导。4 .生展示朗读,并说出配图,阐述理由。预设:朗诵要注意把握诗的感彩
3、和声调,节奏分清,重音读准。本诗感情真挚、丰富,所以节奏要放慢,找准每句话的重点,突出重音。比如“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中“嘶哑”就应该重读,读出诗人对土地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着。”这永远汹涌这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悲愤”要沉痛缓慢,表现出人民心目中的悲愤之情最后一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要读出诗人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爱得深沉,四个字要缓慢,重读,读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在此过程中老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男女对比读,小组对比读,老师范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预设配图:生1:河流、土地、鸟、风。生2、3:上个世纪30、40年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众苦难的画面,民众抵抗
4、的画面,英雄牺牲的画面,抗战胜利的画面。任务二:朗诵会准备邀请一位学生评委,你作为评委,请你给三位选手作点评,说出哪个配图更好。教师根据需要出示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艾青】(19101996)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并开始写诗。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因思想激进被捕入狱,在狱中写出了他的代表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入侵中国,祖国山河沦陷,生灵涂炭,在这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中华儿女纷纷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诗人艾青于1938年11月创作了我爱这土地,表达了对祖国
5、的挚爱和对侵略者愤恨。生点评:作者借“鸟”的形象来自比,表达对祖国的真挚的爱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这种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这种手法叫做象征。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学生评委继续点评画面,文章中除了鸟的形象,还有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它们分别象征了遭受践踏的国土,民众的满腔悲愤,愤怒的反抗和光明的未来。所以第一位同学的配图只是表现了诗歌的意象,第二、三位同学的配图更直观
6、地揭示了诗歌的象征意义,表现了诗歌的主题。师提问:民众受难好理解,因为当时中国国土饱受日本侵略者的践踏,民众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倍受欺凌,可是,英雄牺牲的画面怎么解释呢?生答:然后我死了,“然后”说明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死亡已经从容不迫,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说明“我愿意为祖国奉献一切。“我”不仅仅是作者艾青,也是中国千千万万个为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自由国家的富强而努力拼搏,勇于牺牲的战士、平凡的普通人。所以配图用英勇牺牲的画面。正是有了这些牺牲才有了抗战的胜利,就像作者在诗中所说的“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是作者对胜利的信心和希望,最终,事实证明了他的信心是有依据的,他的希
7、望也实现了,所以用抗战胜利的画面呼应了诗人的这种信心和希望。师总结提问:是的,不仅仅在抗日战争时期,即使和平的年代也有这样的“我”,就比如我开头提到的疫情肆虐时逆行抗疫的白衣战士,就如洪水滔天时冒着生命危险抗洪抢险的的武警战士,还有很多为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的安全、繁荣、富强而奉献出青春、热血乃至生命的人们。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在这首诗里感受到热气腾腾的生命力,能够与诗句得到共情。除了象征手法,这首诗还运用了什么手法呢?学生回答:直抒胸臆。作者在第二节中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来直接表达自己对于祖国真挚而深沉的爱。师:我们来一起把最后一段读一下,感受这份真挚深沉的爱。生齐读。根据评委的点评确定朗读优秀者。任务三: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请你尝试用象征手法,写一写?学生写诗歌,并展示。教师总结:作为中国人,无论是面对战争,还是疫情,还是洪涝,都有像艾青一样“嘶哑地的喉咙歌唱”的人,有像鲁迅先生说的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华儿女都“对这土地爱得深沉J让我们在齐声朗读这首诗中结束今天的课。三、布置作业,巩固强化背诵诗歌,积累艾青诗选中含有“土地”意向的诗,回忆自己的生活,想一想触动你的人和事,以及你自己的感受,写一首小诗。